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美联储:美联储11月会议决议整体偏中性(图)

04-25 财经资讯
       

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维持联邦基金目标利率0%-0.25%不变,给出削减QE时间表;节奏上,自11月起将分8个月时间每月减少购买100亿美元美债与50亿美元MBS,直至明年6月结束本轮QE。鲍威尔则强调缩减购债计划将在2022年年中结束,准备根据经济情况调整债券购买步伐;会对加息保持耐心,重申现在还不是加息的时候,缩减购债的时机对加息没有直接信号意义,但必要时将对通胀采取行动。

美联储11月会议决议整体偏中性,符合市场预期,维持利率不变,每月缩减购债150亿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整体偏中性,相较于会议决议则略有鸽派气息。美联储本次会议及鲍威尔讲话没有意外的进展,美联储不得已进行缩债的货币政策调整,但是仍然在淡化通胀的影响和加息预期的影响,不断强调当前仍然不是加息时机;故市场出现卖事实的现象,美元指数出现回落,贵金属收窄跌幅。

美联储政策影响因子分析

从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调整参考指标、美联储官员讲话以及经济表现,我们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认为以下几个因素为美联储货币政策进行调整的关键因素:第一,疫情风险得到有效控制,75%以上的疫苗接种率;第二,美国就业市场数据持续向好;第三,美国通胀持续上涨,距离美联储通胀目标愈发遥远;第四,美国宽松财政政策逐步退出,美债的发行量小幅下降;第五,美国经济逐步进入繁荣期。以上五个政策调整影响因素中,除第一和第二个仍未达到美联储所说的实质性进展,其他均已实现,故从政策调整因子来考虑,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亦箭在弦上。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2021年曾经表示将会参考2013-2014年的货币政策的退出路径来进行本次货币政策的调整,我们对2013-2014年货币政策退出路径进行整理,明确从释放缩减购债规模信号到实施缩减购债规模措施再到降息的时间安排。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2012年12月13日,美联储推出第四轮QE4,月购债额850亿美元;

第二阶段,2013年6月20日,伯南克表示2013年开始放缓QE,2014年结束QE;

第三阶段,2013年12月19日,美联储利率决议宣布缩减购债规模100亿,逐步退出QE;

第四阶段,2014年10月30日,美联储宣布正式退出QE;

第五阶段,2015年12月16号,美联储开启加息(退出QE和加息间隔一年,主要是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跌和中国供给端结构改革的影响)。

美联储政策展望

基于美国经济进入强势复苏期、美国政府宽松政策即将退出以及疫情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等因素影响,我们参考2013年-2014年美联储QE退出路径,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时间表初步分析与预测如下:

第一阶段,2021年8-9月将会释放缩减购置规模的明确信号,这已经实现;

第二阶段,2021年11月缩减购债规模,每月缩减150亿美元,这已经实现;

第三阶段,2022年6月正式结束第五轮QE;如果2022年上半年通胀持续维持高位,不排除美联储调整缩债规模的可能。

第四阶段,2022年四季度开始加息,2023年-2024年会加速加息。加息时间点需要关注美国2022年上半年的通胀及通胀预期,如果通胀及通胀预期继续维持高位,加息时间提前可能性大,若通胀及通胀预期有所下降,那么加息时间维持在四季度或者2022年底。

美联储自6月末起开始进行缩减购债规模的讨论,8-9月释放缩减购债规模的明确信号,11月开始缩减购债,我们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时间表的第一、二阶段已经如期完成,当前为第二、三阶段的过渡期,2022年6月议息会议将会进入第三阶段,结束QE。下一次议息会议将会在12月中旬举办,届时需要关注点阵图和通胀预期的变动,当然要继续关注美联储对加息的表述。

美债美元与黄金走势分析

美国财政部宣布的季度发债规模缩减、美国10月ADP数据和ISM非制造业表现强劲且超预期,叠加上美联储缩债预期,贵金属在美联储议息会议前出现大幅跳水;而美联储中性货币政策调整,符合市场预期出现“卖事实”现象货币政策调整,美元指数走弱,贵金属收窄跌幅。美元指数在美联储声明发布后下跌,触及日低,美元指数尾盘跌0.27%至93.86。现货黄金亚盘走势平淡,在强劲的美国10月ADP就业数据和ISM非制造业公布后一度下挫25美元至1758.86,最终收跌1.03%至1768.90美元/盎司。

美债方面:美债收益率由实际利率(TIPS收益率)与通胀预期组成,货币政策影响的是实际利率,而对通胀预期影响有限货币政策调整,原油价格的走势对通胀预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实际利率一般是受到不确定性、经济与货币政策三重影响。缩减购债的货币政策落地后,经济因素与疫情因素将成为10年期TIPS收益率走势的关键。故美债收益率需要关注的点为美国经济、美国疫情、国际原油价格和美联储加息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落地后,12月议息会议前,美联储加息预期影响淡化,故需要关注其他三个因素。美国经济和疫情,相对于欧洲仍有较强的比较优势,故会支撑美债收益率上行,而国际原油价格短期虽有小幅回调,但是不改整体的强势预期。我们认为美债短期内可能会出现小幅回调,但是整体依然维持强势预期,预计年内会上探1.8%,2022年Q1会上探2%。

美元指数: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符合市场预期,美元指数走势出现“卖事实”现象小幅走弱,但是短期内美元走弱不改整体的强势趋势。美国货币政策比欧洲偏鹰,美国经济比欧洲强,美国一寝控制比欧洲更有效,诸因素将会继续支撑着美元指数,故美元指数强势趋势将会持续,美元指数年内涨至94.7-95区间上方可能性依然较大,仍处于易涨难跌的状态。明年,一旦美欧货币政策出现转向,那么美元指数则会转弱,再度下探88可能性是存在的。

黄金走势分析:前期黄金一度突破1830美元/盎司关键点位,形成双顶形态。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大幅升温,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持续上涨,黄金一度跌至1720-1740美元/盎司的核心区间,形成短线支撑。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符合市场预期,没有意外的鹰派表现。

短期,美联储议息会议整体偏中性或略鸽,贵金属触底反弹的迹象明显,上方继续关注1800美元和1833美元/盎司两个关口,沪金则需要关注371.8的60日均线和375-377元/克区间阻力;白银关注24.8美元/盎司(沪银5100元/千克上方)的前高位置。关注焦点则转为美国10月非农数据,若表现超预期强劲将会使得贵金属再度承压。

年内剩余时间来看,若美联提前加息预期增强,通胀、非农和零售等美国宏观经济数据表现强劲,贵金属仍有再度走弱的可能,1720-1740美元/盎司(357-365元/克)区间依然是重要阻力位,不排除再度下探1650-1675美元/盎司区间(355-360元/克)的可能。白银回落至21.2-21.6美元/盎司区间(4600-4650元/千克)的可能亦存在。年内贵金属行情进入高位区间震荡格局,而白银的操作机会更多。

中长期来看,货币超发、经济增速减缓以及通胀持续高位背景下,黄金配置价值依然会比较高,做中长期资产配置者,可借黄金回调之际持续做多。投机性较强的白银不适合做长期投资。。

本次会议声明和鲍威尔讲话重点分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