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创新药2023年度股东大会系列之天士力:公司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核心基因是创新
$天士力(SH600535)$
参加天士力的股东大会可谓是充满波折。我从北京坐高铁到天津,然后从天津火车站坐地铁直接到公司。
天士力在天津有好几个公园,或者说天士力在当地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感觉附近5公里范围内到处都是“天士力”。有天士力公交车站,有天士力地铁站,就连我住的酒店也叫“天士力”。 “XX酒店天士力店”(显然离天士力最近的公园已经有2公里了)。
股东大会召开通知中的地址为“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会议室”。
“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德地图上的位置是淮河,这也是上市公司主体的名称。
我直接进了公园,甚至进了办公楼,却找不到开会的地方。后来,我给公司证券部打电话,得知股东大会是在“通讯中心”召开的。打车到了“交流中心”,还是要四处打听才能找到场地。一路上没有任何人引导。
做一个易拉宝、一个标牌,或者找几个工作人员指导一下,其实并不复杂。很多上市公司都是这样做的。天士力的股东大会确实是一个匆忙的流程。
当然,在与投资者沟通的过程中,公司董事会秘书和投资者关系负责人都非常耐心细致。这点值得赞扬。
回到股东大会本身,作为创新中药的代表公司,除了定期的审议流程之外,投资者关心、管理层谈论的就是研发。
1、天士力的基因是创新
2023年年报披露,天士力目前研发管线有98个在研产品,其中一类创新药41个,处于临床试验阶段36个,二、三期临床试验26个。
天士力在研的管线应该是整个中药行业最大的,而且大量处于二期、三期临床研究项目,预计很快就会上市贡献收入。
这里直接引用华泰证券的结论:(1)公司自主研发20个创新中药管线。三期项目包括丹地AMS(国际)、心绞痛(国际)、安神滴丸(数据清理中)、赤痛宁等,二期项目近十个,预计提交NDA 2024年至2025年一个接一个; (2)丹地AMS全球三期临床试验预计进入数据清理阶段,预计2024年实现非盲法,成为首个在美国提交NDA的中成药。 ,有望推动丹地及管道价值重估。
很多朋友关心复方丹参滴丸的FDA注册情况。会上进行了交流。目前尚处于Ⅲ期临床研究阶段,主要与美国一家公司合作进行。未来,该公司将负责产品生产,美国公司将负责当地销售。双方的利润分配、利润分配比例、业务安排等均已由公司披露。
严凯景董事长将公司与同仁堂等中药品牌进行了比较。与这些老字号相比,天士力“是从石头缝里跳出来的”。公司的发展不是靠品牌资产,而是靠创新和变革,这是天士力的核心。基因就是创新。
未来公司的业务业态会比较简单:一是生物制药,二是创新中药。母公司不会从事多元化业务。除了是上市公司的股东之外,就是数智的业务。
在中药、化学药、生物药三个板块,严董事长强调,生物医药的投入会比较大,但他会坚决做。生物药有两个特点。首先,它们具有巨大的功效优势。其次,独家生物药可以通过非医保方式销售,具有自付费用的特点。
目前,天士力资产负债率仅超过20%,经营现金流较为健康。不排除未来进行一些并购。
2、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去年,天士力做了一个比较大的动作,就是与华为在大型机型上进行合作。
中医药创新实际上是系统创新。天士力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水平博士专门谈到了这个问题。
中药的治疗作用是有物质基础的。有必要了解核心组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目前的医学研究方法对于单个物质的分析和研究比较清晰,但缺乏针对复杂系统的方法。
另外,中医是分开研究医学和医学的。有的专家研究如何治疗疾病,有的专家研究中医。天士力希望将两者结合起来。
去年,天士力与华为合作。双方结合中医药特色数据和盘古大模型基础能力,构建中医药研发大模型,加速中医药创新转化。利用大模型的智能信息挖掘能力,可以深度提取中药方剂、药用成分、作用靶标等中西药理论内涵,实现复方中药的精准表征计算,加速复方中药的全过程。创新中药产业研发。
周水星博士介绍,微软、百度、阿里巴巴此前都曾与天士力接洽,但只有华为能够与天士力进行深度合作,定制模型,真正解决研发中的实际问题。
天士力有两个大型模型,一是大型语言模型,掌握所有中医经典;另一个是大型分子盘古模型,清晰地分析了分子结构和靶点。过去,一种中药从推出到被充分认识需要5-10年的时间。未来,中药的物质基础和相互关系可以提前深入研究后再推向市场。
严董事长提到,天士力未来将向数字化中药转型升级,实现“六化三精”,包括配方配伍数字化智能化、物质基础数字化智能化、剂量、时间、毒性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中药制剂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质量控制中的数字智能。数字化、临床应用数字化、消费认知数字化,实现精准用药、智能生产、精准疗效。
我个人的理解是,所谓数字智能可以给天士力带来两件事。一是提高研发效率;二是让品质更加稳定。
例如,复方丹参滴丸要在美国注册,比较难的点之一就是如何保证质量的稳定性。由于不同批次的中药材的物质成分有一定的差异,如何保证药品的一致性?
天士力的做法是,一是自己种植,质量可控;其次,拆散三年的药材。这样一方面保证了质量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中药材的价格每年都有波动。这也可以起到平滑成本波动的作用。
三、发展“两棵树”理论
我之前说过,研发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开发出来的药物让人们使用。
天士力的产品结构还是不错的。复方丹参滴丸市场占有率居缺血性心脏病口服中成药第一;养血醒脑颗粒在治疗头痛/偏头痛的口服中成药中排名第一。据此前统计,天士力过亿元的大品种包括30亿元以上的复方丹参滴丸,10亿元以上的养血脑、水林甲,10亿元以上的芪参益气滴丸、普优克、地皮。透明替莫唑胺胶囊、他达拉非片等
天士力研发的产品为何有市场并成为规模化产品?在本次股东大会上,周水星博士提到了“两棵树”理论。
天士力的研发有“两棵树”。一是以疾病生命树为指导,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填补临床空白;二是解决产品批次间质量一致性、功效与质控成分相关性等关键问题。问题并创建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产品树。
4、天境生物投资问题
我询问了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 2022年,公司公允价值损失超过9亿元,直接拖累公司利润,导致当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4.08亿元。
事实上,公司基本面并未发生太大变化,但投资天境生物导致公允价值大幅波动,造成损失。
实际情况是,公司对天境生物的投资属于战略投资,希望在产品层面实现合作。后来天境生物在美国上市融资时,要转为金融投资,会计处理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需要计算公允价值。
2022年天境生物股价暴跌,对天士力利润造成巨大影响后,该公司也考虑出售该股票。但由于涉案金额较大,需要召开股东大会审议。
此外,还涉及到中美两国的监管。以前没有这样的财务做法,天境生物已经沦落成这样了,没必要再卖了。天士力目前持有天境生物账面价值超过4600万元人民币。
年报还披露,天境生物投资成本已全部收回,获得可处置收入5.91亿元。因此,一般来说,不会损失任何金钱。公允价值波动有历史原因。公司并不想积极炒股,所以不必担心。
在股东大会上,我得到的核心信息就是以上。公司还向出席会议的股东送去了几箱药品,其中包括复方丹参滴丸两盒、芪参益气滴丸一盒。我觉得下次还是不要寄处方药比较好。有合规风险,OTC无所谓。
此外,投资者沟通环节也太短。建议明年多留点时间沟通,甚至可以安排参观。
5.文章外
因为想和公司其他部门的同学交流,所以在天津呆了一天。恰逢天士力协办的“数字智能赋能大健康产业品质新生产力暨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发展大会”第二天召开。听。
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信息是“数志本草”大模型发布以及启动数志中药及“数志本草”大模型生态圈建设。
据官方介绍,数字智能药物大模型是天士力与华为云在华为盘古大语言模型、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的基础上,联合开发的中药语言大模型,基于诸如如华为的澎湃算力和向量库。和计算大型模型。目前,大模型馆藏既正直(1000+古籍及译着、90000+方剂、40000+中成药等)又创新(4000万+文献摘要、300万+天然产物、20000+靶基因通路信息、海量数据分为三大类:、产业化(10万+临床方案、16万+中药专利及药典政策指南等)。
《数字本草》大语言模型有380亿个参数。它基于海量中医药文本数据进行预训练,结合向量库搜索增强,对中医药研发多个场景进行微调,可以更好地帮助研究人员完成中医药理论证据。挖掘和总结。
“数字药物”大计算模型基于数十亿分子结构的预训练,并利用350万个独特的天然产物分子数据进行微调。它可以更准确地执行“表征天然产物分子并改进下游属性预测”等计算任务。还可以结合相应的算法,快速实现药材及化合物的筛选和优化。
大模型深度挖掘和融合了中医经典理论、中药药理、中药配伍和临床应用的内涵和联系,通过“智能提问”三种应用模式实现“从病到方”。并回答”、“交互式计算”和“文档生成”。以及“从处方到疾病”。
一位天津电视台的媒体朋友问我对这个大模型的理解,我简单地解释了一下。
数字智能本草大模型包含两个子模型,一是大语言模型,二是大分子模型。
大语言模型有什么用?就是从大量的中医经典中发现有效的中医方剂。过去很多方剂都是通过手工经验或者运用经典逐渐形成的。未来有可能直接从经典中找到对症方剂,形成新药。创新效率显着提高。
分子大模型主要用于分析药物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过去中药有效是凭经验的,所以可以先上市,然后慢慢研究分子结构、作用靶点、药理机制等。未来,可能会通过大分子模型,在上市前通过计算快速、彻底地研究这些作用机制。学术证据更丰富,用药更有指导意义。
我个人的感觉是,天士力的创新体系非常系统,是真正在做前沿的事情。未来,将会有不断的创新成果,最终会体现在业绩上。
文章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