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资金,疯狂涌入香港
而说到管理自己的“钱包”,高净值人士可能更加敏感:眼下,内地资金正大举涌入香港,寻求升值和避险。
这有多疯狂?
香港开户如此火爆,招商银行香港分行设立的现金门槛高达745万元;
刺激方案退出后的一周,香港房地产市场日均成交量达到110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内地投资者的贡献;
今年2月,香港一家保险公司签发的2.5亿美元巨额保单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4月份,“南向通”跨境汇款达223亿元,同比激增60多倍……
当时形势动荡,国内资本疯狂涌入香港,掀起了四次巨大的热潮。
这是什么信号?
一
首先是香港的银行开户热潮。
为了抢到每天有限的开户资源,有人制定了“特种兵式开户之旅”,一天之内往返一次;有人“飞”到香港,只为早一秒到银行拿号排队。
工人早上8点上班,学生早上8点上课,有钱人开户也是早上8点开始
据彭博社报道,汇丰香港第一季度吸引了超过13万名新银行客户,其中约60%为非本地居民外汇管制 个人外汇,而“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内地。
中国银行(香港)2023年将新增20万跨境客户;
恒生银行去年非居民新开户数量激增342%;
渣打银行一季度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增长21%,管理资金规模同比增长100%……
与此相对应的是香港银行开户门槛的不断提高。
例如,在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开立账户,需要购买一年期的保险产品,或连续两个月以上购买价值20万元以上的理财产品。
自去年11月起,花旗银行规定非香港客户的开户门槛由1万港元提高至150万港元。
最离谱的是,招行香港分行把香港一卡通账户的开户门槛提高了100倍!
招商银行香港分行宣布外汇管制 个人外汇,自3月29日起,开立香港ICP账户的最低要求为存入及维持账户资产800万港币(或等值货币),按照7月10日汇率计算,800万港币相当于745.1万元人民币,已接近私人银行客户标准。
可见香港账户有多受欢迎。
二
第二波热潮是跨境理财通“南向通”跨境汇款金额激增。
跨境理财通是向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提供的银行服务,分为“南向通”和“北向通”,可用于购买跨境投资产品,将于2021年推出。
通过“南向通”,内地居民可以选择香港合作银行“货架”里的金融产品,包括基金、债券、人民币、港币和外币存款等。
四月份,“南向通”跨境汇款金额升至223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仅为3.82亿元人民币,增长逾60倍!
今年2月,“跨境理财通”政策演进至2.0版,此前内地投资者参与“南向通”业务需连续缴纳“五年”社保或个人所得税,调整后只需“两年”。个人投资额度也由100万元人民币提升至300万元人民币。
过去内地居民跨境投资受外汇管制限制,每年额度仅有5万美元,而跨境理财通300万元人民币额度不受外汇管制影响,内地居民的资产配置更加自由。
不少银行为吸引“南向通”用户,更推出逾6%存款折扣,远较内地银行利率优惠得多!
理财带来的快乐是很大的。
三
第三波是香港保险业务的激增。
2024年第一季度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显示:
今年首季来自内地访客的新保费达156亿港元,创五年新高,同比增长62.6%,占个人业务总新保费的24%;保单数量约5.2万份,同比增长51.7%。
事实上,去年香港购买保险已十分火爆,一年内共售出590份小目标,今年火爆趋势依然不减。
2019年以前保险公司之所以去香港买保险,是因为中产阶级配备了重疾险,但2023年通关之后,香港保险再次火爆起来的原因,变成了中高净值家庭的资产对冲。
从今年新保费来看,终身寿险(包括分红险、储蓄险和杠杆寿险)占比77.5%,其次是短期储蓄险,占比14.5%。
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分红储蓄保险。
第一,香港的分红储蓄险预期收益较高,尤其是保额有分红的保单,长期预期收益可达5%-6%(复利)。一位60岁的朋友,投资了50万保费,到他60岁时,预期保单里会有133万。
其次,香港的红利储蓄险主要以美元保单为主,可以说是非专业投资者持有美元资产最安全、最稳健的方式。
最后,在财富传承方面,香港分红储蓄险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无限次更换投保人,一份保单可以父传子、子传孙,不断升值,代代传承。
正是因为有这些优势,在分红储蓄保险领域经常出现过亿元的大额保单。
就在今年6月,一名45岁的内地神秘大亨购买了一份天价保单,总保费高达5000万美元(约合3.6亿人民币)。
四
第四波热潮是香港“撤回”严控措施后,内地人赴港购房潮。
别以为有钱人真的不买房!
所谓“撤”,可以简单理解为香港全面撤回限购,以前1000万元的房子要交税300万元,现在30%降到3%,税费也从300多万元降到30多万元,这可真是让人头疼啊。
“退市”后十天购房者有多疯狂?
据“真家路君”介绍,一位在香港做了16年地产中介的老大爷跑得鞋子都磨破了,很多人买房不是一套一套的,而是批量购买,就像买蛋糕一样,一打一打地买,被称为“买蛋糕的人”,其中不少是内地投资者。
有人花2000万买下四个房产项目;一人买了一层楼然后交给做租房中介的福建客户;还有一上海客户连夜坐火车去了香港……
据界面新闻报道,由于接待大量内地客户,很多香港房产中介甚至掌握了普通话。
一位名叫赵睿的香港中介说:“过去几个月,我接触和带看房子的客户90%来自内地。我被迫一直用普通话和客户说话。如果我说错了什么,他们会立即纠正我。现在我只要用非常简单的方式和他们沟通就行了。这不再是一个大问题了。”
他们甚至学会了如何在中国在线购物应用程序小红书上发布房地产信息和视频来吸引内地客户。
据港媒报道,第一季度香港一手私人住宅登记中内地买家占比升至约37.2%,创12年来新高;二手房市场,内地买家登记量占比升至约14.8%,登记金额占比19.9%,均创14年来新高。
4月,内地买家占香港一手私人住宅登记数量约44.2%,登记金额占比达49.5%,均创12年来季度新高。
二手住宅登记方面,内地买家占比进一步提升至20.3%,金额占比提升至26.3%,继续创下新高。
但内地人买房主要原因是为了资产保值,刺激计划退出后,香港房价已回落至7年前水平。
香港的特点之一就是地少人多,近年来香港通过“高层次人才计划”、“优秀人才计划”等引进人才计划引进了不少内地精英,弥补了香港移民数量的流失,这些内地精英创造了巨大的住房需求。
香港的租金回报率大概在3%-3.5%,扣除房产税等税费后,实际回报率大概在2%-2.5%之间。
这比内地一线城市要高得多,也给富人带来了安全感。
五
为何富人在香港能安心生活?主要有三点原因。
第一,内地利率持续下行,内地资金对外出口意愿强烈。
你能相信吗?34年前,也就是1990年xm外汇,我国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高达10.08%,你存100万元,一年就能拿到10万元利息,如果放到今天,谁家宣传有收益率10%的投资产品,无疑是彻头彻尾的金融诈骗!
三十多年来利率一直在下降,自2015年10月起利率已降至1.5%,9年未变,再加上通胀影响,老百姓的储蓄实际上可能在缩水。
就在前段时间,余额宝的利率已经跌破1.5%,市场上3开头的定期存款也几乎所剩无几了。
从趋势来看,国内低利率可能还会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而香港是高利率的地方,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度,利率和货币政策基本与美国同步,目前利率比较高,在5%左右。
因此香港与内地之间将长期存在较大的利率差距。
二是新加坡、美国等地收紧投资渠道,导致部分中国富豪转向香港。
美国近年来不断收紧外商投资审查,新加坡仍受到洗钱案余波影响。
据财新报道,因一起30亿美元洗钱案,新加坡正加强对家族办公室和对冲基金的审查。新规要求家族办公室必须将其管理的总资产至少10%或1000万新元(约合739万美元)投资于本地公司,包括非上市公司、私募股权和合格债务证券。这为外资投资设置了更高的门槛。
第三,富人通过配置跨境资产来分散风险,这也是内地资金流入香港的一个重要原因。
该研究公司表示,中国富裕投资者的海外投资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大众富裕阶层的海外投资占比从2021年的约28%上升至2023年的51%,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增长率。
从时间上看,基本对应着后疫情时代的不确定性和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
六
时至今日,香港与内地的联系不断加强。
从地理上看,内地与香港之间的交通明显比出国便捷,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联系将不断加强。
高桥、高铁、深水港犹如粤港澳大湾区的血管,使得人员、资金的流动更加顺畅、更加活跃。
政策方面,香港的银行、地产、保险等行业对内地客户限制较少,资金从内地流向香港比流向其他国家更具操作性。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香港仍将是内地资本最温暖的国际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