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外汇管理局开放报关电子信息满月 数据共享技术堵住骗汇后门

07-21 财经资讯
       

近年来,不法企业伪造、重复使用报关单骗取外汇的情况时有发生。不法企业可以多次打印报关单,在不同的银行付汇;有的甚至伪造报关单,虚构贸易背景。今年5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向银行开放电子报关单信息。该系统运行以来,银行风险控制和服务效率大大提高,企业可以更快捷地办理正常汇款业务。

5月初的一天,交通银行一名柜员在为某企业客户办理进口付汇时,利用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的“报关单信息核查”模块对客户进口报关单电子信息进行核查,几十秒后,核查结果显示另一家银行已对该客户进行了同样的核查。也就是说,该客户涉嫌在多家银行重复使用同一份报关单信息进行汇款支付,交通银行依据相关规定,立即截留了这笔1.5万元的美元汇款业务。

中国银行某支行为某进出口企业办理进口付汇,在查询“报关单信息核查”模块时发现,该企业提供的报关单已在其他银行全额付汇,该企业本次向该银行提交的付汇指示,试图重复使用报关单进行付汇,涉及金额为9.4万美元。

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曾通报过不法企业伪造、重复使用报关单骗取外汇的案例。然而,报关单信息归海关管理,银行在无法获取报关单信息的情况下无法核实付汇情况。为了杜绝伪造、重复等业务中真实的贸易背景,往往造成伪造浪费,企业需要付出高昂的时间成本。

今年5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向银行开放电子报关信息,银行查询贸易真实性信息有了新渠道。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系统上线以来,银行风控和服务效率大幅提升,业务流程得到极大改善,企业办理业务更加快捷。

堵塞漏洞,一举两得

建设银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黄炜对经济日报表示外管局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如果企业伪造、重复使用报关单用于付汇,银行很难追查。

2012年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后,国家外汇管理局由事前管理转向事中、事后监管,更加注重对银行和企业的合规监管,并日益强调银行应遵循“业务开展三原则”(了解客户、了解企业)。银行会独立审核企业交易的真实性,确保每一笔外汇交易都对应着货物贸易交易的真实背景。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了解程度较高的企业,银行可以自由简化手续,提高企业交易效率;但对于了解程度较低的企业,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求其提供更多的文件资料,以确认交易的真实贸易背景。

目前货物贸易报关单仍是银行判断企业货物贸易背景是否真实的重要单据,真实的报关单信息可以说明企业进口的货物确实已经到港,银行在为企业办理付款时会更有信心。

但报关单真实性如何核实、统一使用却是一个难题。按照海关总署规定,外贸企业可以在网上打印报关单,海关不再签发带签字盖章的纸质报关单。企业打印报关单、在不同银行付汇;有的甚至伪造报关单,虚构贸易背景。

过去针对这些违法行为,银行并没有直接的途径去核查报关信息的真实性,在5月1日系统上线前,除了要求企业提供更多证明材料或背书文件外,银行还通过间接的手段判断报关信息的真实性。

中国银行贸易金融部副总经理姜旭说:“以前很麻烦,如果需要稽查,中国银行就让业务人员到需要付汇的企业,通过企业电脑进入海关电子系统,才能核对报关单明细。”为解决上述问题,2016年12月,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购置了海关电子口岸读卡器,通过该读卡器与企业提供的IC卡,在分行通过海关电子口岸核对报关单信息。

其实这些方式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那就是进入海关系统进行信息查询,以确认报关信息的真实性。

核查报关单真实性的关键在于海关、外汇局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数据能否共享,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省市外汇管理部门已牵头,如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建立了外贸单证公开平台,为金融机构提供企业外贸单证公开和查询功能。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借鉴广东省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方协调、历时半年多时间,开始向全国范围内的银行提供“报关单电子信息核查”通道,这实际上是一个共享资金流、货物流信息的公共平台。

今年4月,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外汇局联合签署《信息共享和联合监管合作机制框架协议》,加快推进跨部门信息交换、监管互认和执法互助,防范和严厉打击走私、骗取出口退税、逃汇等违法违规行为。

交通银行国际业务部高级经理赵建表示,“这为银行核查报关单真实性提供了便捷途径,极大方便了银行合法合理地履行贸易背景合规审查职责。”董震助理认为,“通过核查,银行可以有效掌握企业资金流、货物流数据,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落实业务发展原则。”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规定和银行的实际操作,核查并非一项硬性要求,是否核查由银行自行决定,银行根据对客户及其业务的了解,在确认公司外汇付汇业务真实、合法的情况下,可以不办理核查手续。

工商银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宋阳表示,“办理单笔10万美元以上的货物贸易外汇支付,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原则上要办理核查手续,但银行可以判断企业进口背景的真实性,对于此类业务,银行也可以不予核查。”

如果银行选择对企业客户进行核查,就会在核查系统中留下记录,如果企业在另一家银行申请汇款,后者可以根据系统中的记录,拦截违规汇款业务。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解决了重复付汇的问题。中国农业银行国际金融部副总经理郭伟说,“现在企业不可能再用报关单重复付汇了,一家银行核查过了,其他银行就不会再做了。”蒋旭说,“现在实现了数据共享,我们能明显感觉到监管部门在帮我们。”

新手段,而非新程序

对于银行而言,验证功能的推出,提供了新的核实真实性的手段;对于办理业务的商家而言,是否会增加新的流程和成本,是商家关心的问题。

赵建告诉记者,5月1日以后,企业在银行办理外汇支付时需要提供的纸质材料没有变化,企业财务成本没有增加。

企业在银行柜台提交材料后,银行柜员将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和报关单号录入系统,一键即可显示报关信息。郭伟说,“从农行一些大型网点的经验看,每张报关单核对时间大概需要1分钟。”

黄伟认为,“核销功能提供了批量进口清单查询和核销功能,对于贸易额大、交易笔数多的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批量导入的方式办理核销,避免系统中报关单号和付汇金额重复录入,避免繁琐的数据录入流程,方便银行和企业审核多笔报关单的付汇总额,减轻银行负担。”

蒋旭说,“原来需要通过间接方式核实报关单真实性xm外汇,可能会影响企业正常付汇的效率。现在有了这个工具,就简单多了,核实后就可以立即付汇。”

核查功能提供了便捷的查询渠道,提高了银行服务效率,减轻了守法企业的负担,同时震慑了不法企业。蒋旭说,“银行掌握了新的核查手段,可以震慑外汇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若在核查过程中发现企业涉嫌重复报关信息、使用虚假报关信息或者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供报关信息的,银行应在系统中对每一笔交易给该企业添加相应标签,相当于将相应企业列入黑名单,并向全国银行开放。

郭为表示外管局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通过标注企业不良信息并在全国范围内共享,有利于企业加强合规管理,约束自身经营行为,保证交易的真实性,从而改善外贸环境,推动企业社会信用环境建设。这也是总体信用环境建设的一部分”。

任何制度都有一个完善的过程,据姜旭介绍,中行上海市分行已联合多家银行,通过省级银行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着手制定区域性自律规则,进一步统一细化银行办理外汇业务时应遵循的审核程序(汇款金额、信用记录等),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为优质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