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揭秘:四十年前,朝鲜经济比肩日本超越中国

03-12 财经资讯
       

专辑

从“黄金发展”到“苦难行军”

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朝鲜经济开始下滑并逐渐恶化。 主要原因是:国际政治动荡,特别是苏联、东欧局势剧变,朝鲜对外贸易严重受挫; 国际援助大幅下降,朝鲜自身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军工发展迅速消耗了巨大的国民财富,不仅直接排挤农业和轻工业,还排挤民用生产资料的生产; 自然灾害频发,农田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抗灾能力减弱; 军备扩张,导致工农业劳动力短缺; 由于美国等西方大国的封锁和经济制裁,朝鲜被孤立在国际社会之外,朝鲜的国际政治合作空间不断缩小等。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贸易环境恶化,朝鲜外汇储备越来越少,原材料、燃料、原油进口大幅下降,导致冶金、煤炭、电力生产大幅下降,整个工业生产严重衰退。 中间。 由于原材料、燃料、电力严重短缺,大部分大中型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企业设备开工率仅达到30%。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不再与朝鲜进行易货贸易,并要求朝鲜支付硬通货购买俄罗斯产品。 俄罗斯不再提供化肥,朝鲜粮食产量大幅下降,燃料短缺迫使机械化农场回归体力劳动。 此外,由于连年自然灾害,朝鲜经济陷入衰退朝鲜外汇来源,进入“苦难行军时期”。 朝鲜经济主要靠中国的援助支撑。 以原油和粮食需求为例,从1991年开始,中国取代苏联,成为朝鲜原油供应的唯一支柱。 每年向朝鲜输送石油约50万吨,占朝鲜石油供应量的10%。 占石油进口总量的80%。 2005年,中国对朝鲜的粮食援助达到53.1万吨,占当年国际对朝粮食援助的92%。

几十年的历史表明,就朝鲜的自然资源、国民素质、科技水平和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而言,完全有可能实现强国梦。 如果经济发展战略正确、政策得当、经济发展体系融入国际社会、恢复往日辉煌,成为真正的“强国大国”,就不是废话。 也许朝鲜会以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为榜样。 当时的中国经济极度困难xm外汇,在国际环境中极度孤立。 强调自力更生精神,在压缩民生空间的同时研制原子弹,最终走出了困境。 但历史不能简单地进行比较。 现在的朝鲜局势与当年的中国完全不同。 中国是一个大国。 面对“自力更生”的国策,美国的“封锁”并不能阻止中国的发展壮大。 朝鲜则不同。 它地域狭小,人口少,自然环境恶劣,缺乏肥沃的耕地。 粮食自给自足是很困难的。 虽然拥有矿产资源,但如果失去国际外汇市场,国民经济将难以为继。 20世纪60年代冷战时期,大国为了自保而发展核武器,与当今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截然不同。 当前发展核武器破坏稳定的做法无疑是不得人心的。

+1

专辑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2010年,朝鲜宣布将打开成为“强国”的大门。 2012年底,它借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之机,提出朝鲜巩固了“宇宙强国”的地位。 然而,朝鲜的经济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 朝鲜仍面临粮食短缺问题,工业经济陷入低迷。 朝鲜未来如何成为“强大的强国”,成为国际舆论热议的话题之一。 事实上,朝鲜经济过去也曾有过辉煌时期。 20世纪60、70年代与日本并称为亚洲两大工业国。 它是东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其人均GDP不仅高于中国,还高于韩国。 那么朝鲜经济是如何实现快速发展又为何衰落的呢? 朝鲜经济还能重现辉煌吗?

与日本齐名的工业国家

1953年朝鲜半岛停战后不久,朝鲜就开始规划经济重建。 当时,战后的北方一片废墟,基础设施被毁朝鲜外汇来源,工业企业被毁。 由于军事和平民伤亡,劳动力短缺。 1954年,朝鲜实施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三年计划,1957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61年实施第一个七年计划,后来又延长了三年。 1970年11月,金日成在朝鲜劳动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宣布朝鲜已成功转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据统计,朝鲜战争结束后的10年里,朝鲜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25%,这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 1960年,东德媒体盛赞朝鲜是“远东经济发展的奇迹”。 就亚洲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而言,20世纪60年代的朝鲜和日本被认为创造了战后经济奇迹。 20世纪60年代末,朝鲜所有农村地区都实现了电气化; 20世纪70年代末,朝鲜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20世纪80年代初,耕地灌溉率达到70%,插秧和收割机械化率达到95%和70%。 1984年,朝鲜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实现粮食自给并部分出口。 当时朝鲜的工业经济也迅速发展。 朝鲜是以苏联为首的经济合作委员会观察员国,与苏联、东欧集团的贸易基本采用记账制。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朝鲜人均GDP、人口预期寿命、识字率大幅提高。 当时朝鲜的社会福利水平也比较高。 1979年,全面实行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制度,向所有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免费提供衣物、内衣、鞋子等生活用品。 而且,朝鲜社会的财富分配也极大地均等化,不像韩国贫富差距巨大。 人们普遍认为,1979年的朝鲜已经是一个准现代化国家。

同期,韩国主要工农业产品指标终于与朝鲜持平。 然而,由于韩国人口是朝鲜的两倍多,而且韩国社会贫富差距严重,事实上,1979年,韩国在国家现代化方面远远落后于朝鲜。

+1

专辑

中苏两国提供大力援助

朝鲜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半岛停战后,朝鲜政府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正确决策,确定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和军工发展的适当比例; 世界及周边地区局势相对和平稳定; 国际社会的援助; 当然,苏联、东欧集团和中国的援助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据中国解密的外交档案显示,1950年至1953年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向朝鲜提供了总价值7.2952亿元人民币的战争急需物资和人民生活必需品。 1958年至1963年,中国最困难的时期,中国向朝鲜提供了29家成套纺织厂、轴承厂、糖厂、热工仪表厂、继电器厂、电子管厂、无线电零件厂的无息贷款。 项目。

1960年10月5日,周恩来总理会见朝鲜副总理李巨源。 周建议朝鲜从快速、短期的项目开始,并同意在四年内提供4.2亿卢布贷款。 至于还款期限,能还就还。 如果不能的话,你可以延长它。 推迟10年甚至20年也未尝不可。 也可以等待子孙后代偿还。 1962年,为满足朝鲜的燃眉之急,中国将邯郸第三、第五纺织厂尚未使用的成套设备拆除运往朝鲜。 1972年,中朝双方同意共同建设石油管道,1976年1月竣工,年输油能力400万吨。 在此期间,中国援建了20万千瓦火力发电厂、平壤地铁等项目。 当时,除了北京以外,中国其他城市都没有地铁。

苏联对朝鲜的援助也是大规模的。 据苏联统计,截至1960年4月,苏联对朝鲜的无偿援助为13亿卢布,此外还有36亿卢布的低息贷款。 随后,苏联还与朝鲜签署了苏朝技术援助协议和长期贸易协议,帮助朝鲜建设钢铁厂、火力发电站、炼油厂等,进口设备和技术,并提供贸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