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黄金外汇丧心病狂的业务员不择手段,受骗者不计其数

03-09 财经资讯
       

我在北京金融信息服务公司网上注册账户进行投资,投资金额超过30万元,但账户无故被封。 “我被拉进微信炒股群,培训老师鼓励我炒黄金,最后我被骗了49万元。”……

昨天,泉州市反诈骗中心发布预警,提醒市民谨防投资理财诈骗。 今年上半年,全市立案投资理财诈骗案件100多起,造成市民损失800万元以上。 此类案件往往涉案金额较大,往往为数万元至数十万元。

刀片维权:疯狂推销员不择手段诱导,无数人受骗。 维权/私信/流盐

广告诱惑

投资并赚取高回报? 不要盲目跟随广告诱惑

安溪人廖先生下载了“日信投资”App,网站上的客服介绍投资理财公司保本保息,投资回报率高。 廖尝试了几次投资,发现App上显示的回报率确实相当高,于是他继续追加投资近20万元。 随后,廖某像往常一样登录App查看收入,却发现账户无法登录。

刀锋维权:疯狂推销员不择手段诱导,无数人受骗。

婚姻和约会类型

利用朋友推动理财,谨防变相“性诱惑”

“好久没联系了,你还好吗?” 此前,张先生微信上有女性头像的人加他为好友,并连续加了他两三次。 张先生通过验证后,两人闲聊了几句,女子称自己“认错人了”。 但此后,两人时不时地在微信上聊天,有时甚至聊上一两个小时。 两三个月后,该女子不时炫耀自己的经济收益,称自己通过购买某公司期货获得了巨额利润,并要求张先生与其一起投资。 张先生闻讯后,陆续在公司网站上投资了10万多元。 后来,他发现该公司网站打不开,他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据市反诈骗中心分析,在各类诈骗中,冒充交友、交友诈骗案件较为常见,投资理财诈骗也不例外。 诈骗者针对想要交友的男性或女性进行诈骗,受害人多为单身女性,且多为有一定经济基础但不完全了解金融投资的离婚人士。

大师指导型

不要迷恋“专家”的指导,小心不要落入陷阱

今年7月初,家住丰泽的吴女士报警称,一名微信陌生人将她拉进了一个名为“赢在风险——股市交易群”的微信群。 群里一位成员发来了一个网址链接,吴女士点击了该链接。 网站后面,两位“老师”正在授课,并引导吴女士找群友购买期货,理由是股市不好,赚钱会比较困难,但期货赚钱会更快。 就这样,吴女士在“开户专家”的帮助下,在App上进行了网上期货操作。 不久之后,该应用程序无法正常打开,吴女士无法提取她投资的24万元。 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杜公民经常在微信群里看到“股票高手”、“股神级大师”表现出高收益而受到群友好评,于是他添加了“大师”的微信。 “师傅”说,如果投资2万到50万元,利润会和杜分50到50。 如有损失,公司将赔偿50%。 随后黄金外汇qq交流群,“师傅”介绍杜某在网上平台购买外汇。 结果,他的投资赔了钱。 但“师傅”并未赔偿损失,并要求杜某投资另一个平台。 杜某这才醒悟,发现自己被骗了。 。

市反诈骗中心民警表示,在此类金融诈骗中,犯罪嫌疑人“瞄准”有闲钱、想要投资、迷信“专家”甚至“内幕消息”的公民,针对他们进行诈骗。有针对性的方式。

有财务诈骗迹象,保持警惕,谨防陷阱

欺诈理财平台往往是有苗头的。 泉州反诈骗中心民警仔细梳理了受害人受骗的理财平台黄金外汇qq交流群xm外汇,发现了一些共同特点:1、煽动性极强,回报异常高; 2、公司背景模糊,承诺赚钱; 3、有“达嘎”、“大师”平台可“背书”; 4、先让受害人赚点“甜头”。

提醒大家,接触金融投资时,应警惕超高收益投资,不要相信只赚钱的“买卖”,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同时,不相信陌生人发来的“盈利图”,不加入陌生人的“投资群”,不相信“营业执照”,不做“国际交易”。 需要注意的是,推荐股票、发布所谓内幕信息是骗子的惯用伎俩,避免被诱骗投资骗子设立的非法理财平台和钓鱼网站。 个体受害者前期会获得暂时的小额收益。 一旦投资金额增加,网站背后的骗子就会携款潜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