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FX科普:外汇保证金行业发展简史(下篇)
我国外汇保证金市场起步较晚,发展缓慢。 基本上是在国际金融环境的“逼迫”下逐步开放的。 这期间最值得关注的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变化。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银行业是国内保证金外汇行业的主流,其次是总部位于香港的国际外汇经纪商。 由于我国独特的制度原因,国内公众对商业银行的信任度为100%,这也带动了商业银行外汇保证金业务的井喷增长。
2008年2月18日,上海东方早报报道:经过两周的测试,民生银行将于今日在全国正式推出“易发财”外汇保证金交易业务。 至此,国内可办理外汇保证金交易的银行已增至3家,分别是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 但目前中国银行仅在部分地区开展此项业务。 当时外汇的杠杆,外汇保证金业务的最高杠杆为30倍。 虽然在国际主流市场上还没有100倍甚至200倍那么高,但对于刚刚起步的我国外汇市场来说,已经是极为罕见的了。
不幸的是,2008年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 美洲、欧洲和亚洲主要经济体受到严重影响。 各项经济数据大幅下滑。 各国央行纷纷出台货币宽松政策并加大力度。 金融机构监管。 我国也不例外。 外汇保证金市场经历了短暂的晴天后,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外汇保证金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终止银行业外汇保证金交易。行业杠杆外汇业务。 接到通知后,各商业银行取消了外汇交易杠杆,外汇交易者只能按1:1的比例购买即期外汇。
东方不亮xm外汇,西方亮。 银监会暂停商业银行外汇保证金业务后,国际外汇经纪商迅速填补空白,疯狂增长,在国内迎来历史性发展高潮。 截至目前,中国已有上百家国际外汇经纪商,每年一度的上海金融管理博览会上都能看到他们的精彩亮相。 衡量外汇经纪商好坏的标准有很多外汇的杠杆,比如监管机构是FCA还是ASIC、在多少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处、MT4的稳定性以及客户服务团队的专业程度等。但最重要的是它对国内市场的适应性。 特殊财务情况下的能力。 毕竟中国的外汇交易者还远未成熟。 他们不仅有通过外汇交易保值、增值资产的愿望,也有不愿遭受损失和失败的固执。 此外,中国政策制定者长期以来一直偏向贸易商。 正如我毫不掩饰的那样,简单的“自负盈亏”三个字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文章最后我们来梳理一下近一年多来国际外汇保证金市场发生的变化:
1、FCA将杠杆从200倍降低至30倍,只有专业投资者才能参与交易
2. ASIC向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经纪商发出警告
3、承接外汇交易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面临行业困境
4、各金融监管机构发文提醒投资者外汇保证金业务风险。
这些都表明,外汇保证金业务已经从野蛮生长时期过渡到优胜劣汰时期,甚至实行终端淘汰制。 如果外汇经纪商仍然把海外监管和高杠杆作为自己最大的噱头,那么散户的路就会越来越窄。 相反,我们寻求与国内金融机构合作,推出创新的外汇保证金产品,绕过当前严格的国际国内监管框架,探索低杠杆下的盈利模式,从而达到行业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