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应对美国极限施压 要坚持深化外汇体制改革
会议会场。中新社吴涛 摄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14日电(记者吴涛)14日,多位中国专家学者在北京举行的“重塑国际经济金融新格局”研讨会上表示,应对不理想后果来自美国的极端压力。 保证确定性,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化挑战为深化我国外汇制度改革的新机遇。
“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外汇管理体制,美国始终处于国际经济货币体系的中心,而‘外围’经济体则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炼表示。
程炼指出,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获得了大量经济和政治利益,包括铸币税和干预国际流动性的能力。 从而拥有“美元霸权”,可以单方面将影响力延伸至“外围”经济。 无限借阅。
“这导致调整国际收支失衡的义务基本上落在非主要货币国家身上。”程炼解释道。 这种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机制非常不公平,不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由于国际收支持续失衡通常是金融层面特定国际分工的体现,非主要货币国家不具备扭转这一总体格局的能力,因此很难在不损害其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应对。自己的根本利益。 国际收支失衡将得到修复。
程炼认为,美国现在的做法不仅是在原来不合理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下做出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违反了原来传统金融体系结构下的一些默认规则,包括三个基本规则:自由贸易、自由流动资本和自由货币兑换。
美国近期将中国定义为汇率操纵国,未来还将加征关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姚志忠表示,美国政府针对中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将对当前国际经济金融格局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所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钟飞腾表示,美国加征关税严重损害了民主国家承诺更加可信的信条,这将导致二战后国际秩序进一步恶化,引发全球经济更大幅度下滑。 系统性风险。
“这导致投资者的短期行为而不是长期考虑,这将加剧市场波动,进一步扩大全球经济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钟飞腾表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丁志杰表示,风险就是不确定性xm外汇,必须准确把握、统筹兼顾,主动引领中美关系未来走向外汇管理体制,化解不确定性及其博弈影响。过程中,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用时间换空间、用自身发展实现中美关系新平衡。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胡志浩表示,随着金融体系不断开放,市场参与者必然需要一个能够更有效管理汇率风险的市场。
“目前我国场内外汇衍生品基本处于比较空白的状态。” 他建议我国建设场内外汇衍生品,推动场内和场外外汇衍生品协调发展。 扩大外汇衍生品市场主体,让更多市场主体直接利用外汇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促进汇率价格有效形成。
胡志浩表示,目前国内企业为规避管理风险,仅采取一些改变支付或付款币种,或推迟或加快收汇时间的汇率管理模式。 未来,他们可以积极利用金融对冲金融系统,加速风险管理能力。
“这一挑战可以转化为深化中国外汇体系和其他改革的新机遇。” 在专家看来。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