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盘点九月中国对英国投资:那些从香港出逃的资本,原来都去了伦敦

01-12 财经资讯
       

文/英国投资者

公众号ID:

距离2018年只剩三个月了。

9月,英国仍对脱欧忧心忡忡,梅姨的首相地位屡遭挑战。 政治上,内忧外患。

在如此动荡的形势下,英镑经历了数次过山车式的涨跌。

图为9月份英镑兑人民币汇率走势。 从8.8开始,从最高上涨到9.08以上,今天回落到8.90。

9月初,欧盟表达了让步立场。 英国脱欧一度受到质疑,英镑进入上行通道。

月中,受脱欧和卡尼留任消息刺激,英国“无协议脱欧”概率大幅下降。 英镑持续走高,兑人民币破9,创脱欧公投以来最高水平。

9月底(9月21日),尽管欧盟做出了一些让步,但英国未能表现出互惠诚意,仍然坚持“契克斯脱欧计划”。 欧盟无奈拒绝英国脱欧方案,希望其拿出新方案,否则英国将面临“无协议脱欧”。

对此,特蕾莎·梅予以强硬回应,称“没有协议比糟糕的协议要好”。 受此影响,“无协议脱欧”概率加大,英镑应声下跌。

尽管英国面临脱欧乱局,但中国资本并没有退缩。 尤其是以港资为代表的游资,因当地市场低迷,疯狂买入英国房产。 此外,随着“沪伦通”不断加速推进,中英资本市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蜜月期”。 让我一一盘点一下:

*以下为2018年9月1日至9月30日中国对英投资盘点,信息来源于公开报告及公司公告。 点击蓝色文字可跳转阅读深度分析。

2018年9月6日,香港永泰地产(永泰)购入伦敦金融城超豪华地标写字楼30号。 该项目要求4.25亿英镑(43亿港元,37.5亿元人民币)。

30号楼

2018年9月13日,复星集团旗下复星国际洽谈收购英国大宗商品经纪商Marex。

Marex 总部位于伦敦,还在北美和亚洲设有业务。 它是全球最大的商品经纪商之一,也是伦敦金属交易所仅有的九家能够在公开喊价交易大厅进行交易的一级会员之一。 。

Marex主要提供农产品、能源、基本金属和贵金属的经纪服务。 去年,其收入达到1.991亿美元,税前利润为1770万美元。

2018年9月13日,中国唯一再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宣布收购专注于全球特险直保及再保险业务的英国桥保险公司( ),收购价格为8.65亿美元。

UK 总部位于伦敦劳合社,成立于2011年,主要通过劳合社承保全球特殊风险保险和再保险业务。 其业务能力和盈利能力位居伦敦劳合社市场第一梯队。 。

伦敦劳合社

2018年9月14日,接手万亿商业帝国的李嘉诚长子李泽钜考虑将长江基建的英国资产在伦敦上市。

长江基建正在与投资银行讨论通过数十亿美元的基金在伦敦首次公开募股英国资产。 在伦敦上市可以帮助长江基建补充更多资金,为其收购更多资产提供充足的弹药。

2018年9月20日,香港“店王”——赖永涛斥资4900万英镑(约5亿港元、4.4亿元人民币)买下西区苏豪区151号楼。

151大楼

2018年9月25日,一位姓王的香港私人投资者以约5000万英镑(5.1亿港元)收购了位于伦敦西区肯辛顿街42-60 High的大楼。

60 高层建筑

2018年9月27日,浙江建投集团确认参与英国曼彻斯特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项目总价值2亿英镑。 开发商远东集团选定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作为项目承包商。

2018年9月27日英伦国际外汇平台,香港新鸿基地产第一大股东郭氏家族转向英国,联手爱尔兰开发商购买伦敦金丝雀码头的超高层住宅开发项目。 该项目价值10亿英镑(约合102亿港元、90亿元人民币)。 )。

郭氏家族从伦敦当地开发商处购买了两块相连的规划用地。 土地购买价格为5080万英镑,共开发6栋44层住宅高层建筑,提供1513套公寓。

项目效果图

中英资本情缘

9月,中国不仅买卖英国xm外汇,还实现了以“沪伦通”为代表的资本市场的重大突破:

2018年9月18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出席2018天津达沃斯论坛时表示,力争今年年底前推出“沪伦通”。

2018年9月20日,伦敦证券交易所股市负责人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英国和中国政府都希望在今年年底前推出沪伦通。

彭博社:伦敦证券交易所希望年底前开通沪伦通

2018年9月25日,中国建设银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10亿美元可持续发展债券。 这是建行首次发行可持续发展债券,也是中资机构首次发行美元可持续发展债券。

中国建设银行发行的1亿美元债券是伦敦证券交易所在其国际证券市场发行的首只可持续发展债券。

2018年9月25日,华泰证券宣布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申请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

华泰证券将成为“沪伦通”开通后首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GDR的A股上市公司,并有望在中国内地、香港、伦敦三地上市(A+H +G)。 华泰证券表示英伦国际外汇平台,将在伦敦融资不少于5亿美元。

2018年9月26日,SWIFT发布最新人民币跟踪报告。 数据显示,伦敦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近40%的离岸人民币外汇交易在伦敦完成。

SWIFT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39%的离岸人民币外汇交易是通过伦敦完成的,其中香港排名第二(27%),其次是美国、法国和新加坡。

图为伦敦每日人民币交易量逐年增加。

英国投资者在最后写道

纵观9月库存,主要有两个关键词:香港和沪伦通。

9月,随着香港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香港资金开始密集流向英国。 9月份的六笔收购中有四笔来自香港投资者,且全部与房地产有关。

相比之下,对政策敏感度较高的内地机构投资者基本与房地产绝缘。 9月份,他们只完成了一笔对英国保险公司的收购,而复星收购一家大型经销商的交易仍在谈判中。

虽然收购数量不多,但内地企业正在通过其他方式参与英国市场。 这一趋势值得特别关注。

随着“沪伦通”加速推进,内地企业开始大规模介入英国资本市场。 华泰证券首次伦敦上市后,相信将会有更多的A股上市公司通过“沪伦通”来到伦敦募集资金。 并设立英国分公司。

©原创文章,版权归“英国投资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