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30年 高水平开放“四通八达”
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30岁了! 三十年的风雨,三十年的奋进,三十年的拼搏。 三十年来,白手起家的资本市场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证券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以无与伦比的发展速度向世界展示了活力和韧性。
一个充满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必须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市场。 在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引入QFII是外资进入A股的第一通道,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作为第一个获得QFII资格的人,成功投资了首个QFII单单对于瑞银来说,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参与者,更是见证者。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对瑞银中国全球金融市场部主管、QFII业务负责人董明先生进行了专访。 明楼主不仅见证了第一笔QFII订单,也是国内市场首个与境外股指挂钩的外汇金融产品的带头人。 他向记者讲述了他关于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故事”。
第一个QFII订单的故事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真正的“引进来”应该是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业务的开放。
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最早、最重要的制度安排。 2002年11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并于12月正式实施。那一年的1。 2003年7月9日,瑞银通过申银万国QFII专用业务席位发出第一笔买入指令,买入宝钢股份、上港集装箱、外运发展、中兴通讯四只股票。 由此拉开了QFII在中国投资的序幕。
“当QFII下第一笔订单时,我在交易室里,印象深刻。” 2003年加入瑞银的明房东很荣幸见证了QFII的第一笔订单。 同时,他此后也与QFII在华投资建立了联系。 明白了不解之缘。
房东明表示,作为QFII的领头羊,瑞银于2003年成为QFII首家境外机构合格投资者,时至今日仍是活跃在投资界、额度最大的QFII之一。 瑞银始终具有使命感。 一方面,我们希望在中国市场做出更多的贡献,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中国日益开放的市场环境能够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虽然最初的QFII资格、额度、汇款管制非常严格,但QFII的推出可以说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打开了一扇窗口,让国际投资者能够近距离了解中国市场透过这扇窗户。
明房东于2011年正式接手QFII业务。他告诉记者,当时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境外投资者对中国投资非常感兴趣,但没有额度。 这种情况在2011年底出现了转折。2011年12月16日,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人民币合格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 《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推出,意味着境外人民币投资境内证券市场正式拉开帷幕。
此后,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对外开放天时外汇招商,QFII、RQFII制度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发生了巨大变化。 将QFII和RQFII的资格和制度规则合二为一,放宽准入条件,简化申请文件。 ,缩短审批时限,不仅取消QFII投资额度限制,还取消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扩大投资范围。 新允许QFII、RQFII投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证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金融期货、商品期货、期权等,并允许参与债券回购、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等。再融资证券借贷交易。
“从2003年第一笔命令至今,已经过去了17年,瑞银集团的QFII额度也从最初的3亿美元增加到额度全面放开前的30亿美元以上。 当时通过瑞银QFII投资的很多机构现在都申请了QFII资格,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始终坚持开放的结果。”董明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进程也是结果。市场顺其自然。
截至2020年11月底,共有535家机构获得QFII资格; 截至2020年5月底,累计批准RQFII机构230家,投资额度7229.92亿元。
明楼主认为,QFII和RQFII制度的实施,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而且对于境内市场来说,将有利于引入境外长期资金,优化投资者结构,提高投资水平。完善上市公司治理。
对外开放“天时、地利、人”
随着QFII“引进来”的实施,资本市场开放举措也相继出台。
从互联互通的角度来看,沪港通于2014年11月17日正式开通; 深港通于2016年12月5日正式开通; 债券通于2017年7月3日正式上线,初期实行“北向通”交易;2019年6月17日,沪伦通在英国伦敦正式上线。
从机构开放来看,2020年1月1日起,取消期货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 2020年4月1日,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 2020年12月1日起,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比极限。
董明认为,资本市场开放进程和开放举措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环境向合适的人开放天时外汇招商,让资本市场开放。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
他的观点也得到了数据的进一步证实。 据央行统计,2014年1月,外资持股规模3329.99亿元。 截至今年9月底,外资持股规模已达2.75万亿元,七年来增长了8倍。
“随着中国开放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希望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因为中国在全球投资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明楼主认为,A股已经成为全球资本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际三大指数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均已将A股纳入怀抱。 明楼主认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希望到中国投资。 这也是A股在全球金融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的必然结果。
另外,明楼主认为,开放是一条双向路。 “引进来”的同时,也要积极大胆地“走出去”。 他认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高净值群体海外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也显着增加。 满足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需求,一方面可以通过QDII增加投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QDII增加投资。 一方面,也鼓励有需求、有条件的机构走出去投资。
今年11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启动新一轮QDII额度发行,拟向23家机构发行42.96亿美元QDII额度。 本轮发放覆盖基金、证券、银行、银行理财子公司、信托公司等主要类型金融机构,并考虑新增机构的额度需求。 2020年9月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已向71家机构发放了三轮QDII额度,共计127.16亿美元。 截至目前,共有169家QDII机构获得投资额度1166.99亿美元。
此外,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共有34家证券公司、26家基金管理公司在境外设立、收购或参股61家证券经营机构,21家期货公司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设立子公司。地方。 延伸至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
中国经济的“乘数效应”
“中国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长期资金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吸引力。” 楼主明表示,2017年以来,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股票的数量有所增加。 4.5倍,约占A股市场流通市值的8%-9%。 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市场低迷期间,外资流入仍在增长,“因为中国经济比大多数国家更快地实现了实体经济V型反弹”。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民间投资累计增速今年首次转为正值。 民间投资首次转正,表明市场投资随着经济复苏而增加。 这也反映出中国经济运行正逐步从政策驱动型增长转向市场驱动型增长。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近日发布报告称,中国经济复苏前景稳定,“多项经济指标现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中国将继续打造未来可持续增长新引擎。” 董明表示,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服务业比重越来越高,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也将创造更多的股票和债券投资机会。 因此,中国市场对全球投资者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毕竟,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股票和债券市场,无论是规模还是流动性,都有大量的机会。
- 上一篇:从零开始学外汇(中英对照)
- 下一篇:为什么只有15%的人能在外汇市场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