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细说数字人民币|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如何实现?有何难题?

11-13 财经资讯
       

澎湃见习记者叶英荷

数字人民币内的测试点正在进行中。 目前测试主要针对小额、零售、高频业务场景。

不过,最近的两条消息让我们看到了数字人民币商业场景的另一种可能性。

8月2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国(雄安新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显示,雄安新区鼓励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使用人民币定价。 结算并探索数字货币跨境支付

8月22日,海南省副省长沉丹阳在“2020金牛资管论坛”上也提到,海南将积极争取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展法定数字货币跨境贸易应用试点。

对此,欧科云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轩表示,两地探索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主要得益于政策优势。 前者有雄安新区,正在积极规划和建设跨境电商,后者有海南自由贸易港,涉及国际贸易和投资,属于国家级战略,所以数字人民币跨界——可以探索边境支付。

那么,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在跨境贸易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呢? 这将如何实现? 面临哪些挑战?

“高效、便捷、成本低”

“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境支付具有高效、快捷、成本低的优势,有利于跨境贸易的发展。” 李连轩说道。

李连轩指出,当前跨境支付存在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 “例如,目前的电汇通常需要2-5个工作日才能到达,手续费通常是汇款金额的千分之一。” 手续费,另加电信费150元。”

他认为,基于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优势明显,不仅提高了跨境转账的速度,还降低了汇款费用。 此外,目前央行数字货币采用松耦合账户设计,这意味着用户在使用央行数字货币时无需绑定银行账户即可进行转移支付。 这对于那些海外贫困边远地区、缺乏传统金融基础设施(银行)的人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对其本国人民极具吸引力。

如何实现跨境支付?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近日撰文指出,跨境支付人民币的功能可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DC/EP)来解决。 关于定价问题,暂时搁置数字人民币的储备功能,只允许其承担定价功能。 在央行数字货币(DC/EP)框架下,数字人民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直接汇率询价机制迅速建立。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以数字人民币为媒介和面额货币的新型跨境数字支付系统。

同时他还指出,要建立新型的多层次数字人民币支付结算体系,比如围绕全球业务建设企业级市场化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平台以核心企业为超级节点的高新技术企业体系。

在企业级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平台上,鞠建东写道,央行主要负责数字基础设施的布局和监管,依托其开发的DC/EP建立封闭的企业使用场景,使用DC/EP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跨境商业联盟链的媒介货币,执行定价和结算功能。 央行负责数字人民币的供应、回收、兑换和清算。 在兑换过程中,对于境外企业,央行可以依托已建立的庞大的法币兑换网络,为不同国家的企业提供多样化的优惠兑换需求; 对于境内企业,央行将在企业支付结算后直接划转数字人民币余额。 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的数字钱包,确保交易完成后平台上的数字人民币余额保持不变。

鞠建东举了个例子,假设外汇市场人民币对泰铢的即期汇率为5,H公司向泰国进口商A公司销售价值1万元人民币的产品,Z集团从泰国大米出口商进口价值2.5万元人民币的产品B 公司赖斯。 该场景下平台进行跨境支付结算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支付结算平台用10000元向央行购买10000个数字人民币作为平台内的交易货币。 法定货币(人民币、泰铢)不在平台内直接兑换。 法定货币(人民币、泰铢)和数字人民币可以兑换。 兑换方面,平台将数字人民币与泰铢的兑换比例设定为1:5,即1个数字人民币兑换5泰铢。

第二步,泰国进口商A公司在支付结算平台以5万泰铢购买1万数字人民币,用于支付从H公司进口的产品。

第三步,H公司将产品销售给泰国进口商,获得1万数字人民币。 然后将这1万数字人民币在平台中兑换成1万元,直接获得人民币出口收入。

第四步,Z集团以5000元的价格在平台上购买了5000个数字人民币,并将5000个数字人民币兑换成25000泰铢,用于支付给泰国大米出口商B公司。 (注意,在上述两笔交易中,数字人民币仅作为媒介货币,在每笔交易中,数字人民币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第五步,央行用5000元购买平台上剩余的25000泰铢,并进行定期清算,使平台内各种法币余额为零,但10000枚数字人民币余额保持不变。

鞠建东指出,央行在新型数字人民币支付结算平台建设和推广过程中主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服务原则,央行只负责数字人民币的供给、监管和清算。人民币; 二是市场化原则,央行将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结算领域的应用场景留给市场化平台主体运作; 三是底线原则。 央行作为监管者,负责识别实际需求、合规审查以及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三反”。 严厉打击利用平台的违法行为,确保各平台在应用场景内的公平竞争和健康运行。

跨境支付问题

李连轩认为,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支付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限制。

他表示外汇计算,首先,在当前国际贸易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利用M0实现“钱货”(即一只手支付、一只手交货)的贸易模式正在逐渐减少。 外贸商更倾向于采用各种贸易融资模式(如保理、授信、一揽子贷款、出口押汇等)。 这个过程中基于信用产生的货币属于M1、M2甚至M3的范畴。 单纯依靠定位于M0的DC/EP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国家发达的金融市场的支持。

其次,李连轩提到,DC/EP仅面向小额支付场景,这也意味着人们很难在贸易领域使用DC/EP进行大额支付交易,这限制了DC的使用/EP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结算中的应用。 中发挥作用。

“目前跨境支付领域的问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有监管问题。因为一旦一种货币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兑换,就意味着国际游资可以轻松获得本国货币并投资国内资本在市场依然疲软的情况下,国际货币发行国极易受到国际投机者的攻击。”李连轩表示。 “目前,在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人民币跨境支付受到限制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他强调,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DC/EP就可以实现人民币跨境自由流动。 这还需要中国国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包括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货币可兑换和资本管制自由化。

鞠建东在文中表示,吸引足够的用户、​​突破原系统网络外部性的限制是新平台成功的关键外汇计算,也是围绕数字人民币的支付结算平台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数字人民币与其他法定货币之间的合理汇率(汇率确定问题):汇率(汇率)设定得既要对用户有吸引力,又要防止投机资本利用不同的套利平台。

不过,鞠建东也指出,网络外部性问题并非不可克服。 首先,数字技术进行跨境支付结算,将信息传递和价值传递融为一体。 它高效、快速、成本低。 与传统跨境支付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速度和成本优势。 长期来看新型数字货币支付平台将比传统支付平台具有效率优势,将取代传统技术,也可能取代传统平台。 其次,为了打破SWIFT的优势,可以对新平台交易进行前期补贴。 央行可以前期对数字人民币进行贴现兑换,增加数字人民币的使用需求。

对于汇率确定问题,鞠建东建议,新平台需要坚持两个原则:

一是市场竞争原则,允许多个同质平台自由进入和退出,通过市场竞争生存、优胜劣汰,筛选出同时拥有系统技术的平台(保证平台的高效、安全、便捷)。平台)和金融科技(合理设定数字人民币汇率)的最佳平台。

二是实际需求原则。 新平台可以有效筛选数字人民币买家,仅向有实际支付结算需求的企业或个人提供一定的兑换折扣(相对于外汇市场的法币汇率),让您不仅能享受到高效、快速、低成本的数字人民币支付结算服务,同时您还可以在数字人民币兑换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兑换收益(补贴)和未来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