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交易中心利率互换交易确认冲销综合业务:将服务延伸到整个交易生命周期
在中国人民银行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制度建设过程中,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银行间市场推出的利率掉期电子交易确认和冲销综合服务系统是其中之一。亮点。 这种业务模式有利于场外衍生品市场的规范化外汇互换交易,以及交易电子化平台和信息集中透明的建设。
在外汇交易中心的解读中,借助该业务,交易中心可以主动将服务从交易完成延伸到整个交易生命周期,形成以利率掉期交易确认和抵销为主的综合服务体系。
如何理解外汇交易中心的利率掉期交易确认及冲销业务? 其本质是将场外衍生品市场原有的交易确认操作等业务转移到外汇交易中心的电子化平台上,从而推动业务向电子化方向发展,提高外汇交易的自动化水平。市场成员的衍生品管理。
“利率掉期交易确认和抵销的综合服务非常复杂,涉及参与机构的前、中、后端和法律方面的各个方面。服务对象包括银行间市场的参与机构和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 外汇交易中心表示,随着银行间衍生品市场参与机构不断增多、交易规模快速增长,市场成员对衍生品交易的交易管理及其利息电子化操作方式的需求日益增加。利率掉期交易确认和抵销业务有助于提高市场操作流程的标准化,减少确认延迟,降低相关风险。
“金融危机后,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积极倡导场外衍生品交易业务流程标准化、自动化,确保交易商实施交易压缩等措施。利率掉期交易的确认和抵销是金融机构迫切需要的服务。”能够有效降低银行间市场的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有利于提高市场效率。” 外汇交易中心相关业务人士表示。
这项业务的发展分为“试水”和正式落地两个阶段。 据介绍,自2011年3月起,利率互换电子交易确认及冲销业务在银行间市场试运行,取得了预期效果和良好的市场反馈; 2012年4月外汇互换交易,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批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开展利率掉期电子交易确认和冲销业务。
在具体做法上,据外汇交易中心介绍,立足国内实际,借鉴国际惯例,开展了一系列金融创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据悉,自2011年3月外汇交易中心开始试运行人民币利率掉期电子交易确认以来,同年5月,外汇交易中心起草并组织市场机构签署了《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交易确认书》中心利率掉期确认功能利用《承诺书》,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主要参与机构签署了第一批合同。截至2012年4月,已有51家机构签署了该承诺书截至2012年10月末,银行间市场95%的利率掉期交易实现了T+4电子确认。
利率互换交易抵销试运行稍晚于交易确认,采用承诺书、确认书等市场化安排机制。 目前,签署抵消承诺书的机构基本覆盖了利率互换市场的主要参与机构。 截至2012年10月末,外汇交易中心累计开展利率掉期冲销7笔,提前终止利率掉期名义本金总额4606亿元,冲销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