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运营商价值重估在即
2021年9月7日,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启动会在北京召开。
全国性绿电交易试点正式启动。1)本次是继国家发改委及能源局批复《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后,启动的首次绿电交易,共17省份259家市场主体参与,达成交易电量79.35亿千瓦时。其中,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成交68.98亿千瓦时,南方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成交10.37亿千瓦时。本次交易预计将减少标煤燃烧243.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07.18万吨。2)我们在此前行业报告《碳中和:新能源运营商的突围之战》中提到,目前已有的试点绿电交易并不活跃,总体挂牌交易率和成交量都极低,且缺乏全国性系统性交易规则。本次全国性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启动,标志着我国绿电交易市场机制将逐步完善,绿电消费新模式将全面开启。
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将通过市场机制充分体现。开展绿电交易的意义,一方面是能够通过市场机制替代政府补贴,全面反映绿色电力的电能价值和环境价值,提升绿色电力产品的发电收益,能够增强绿电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有力促进新能源发展,助推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能够为电力用户购买绿色电力、实现产品零碳需求提供便捷可行的购买途径,有效满足用户的绿电消费意愿,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后续绿电交易将逐步扩大到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试点初期,绿色电力产品为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后续将逐步扩大到其他可再生能源。绿电交易制度完善,风电、光伏、垃圾焚烧等新能源运营商全面受益。
- 上一篇:动力电池在“扩产”路上狂奔
- 下一篇:A股:量能还能放大?风格又会偏向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