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流动性持续走弱首批32家精选层挂牌企业开市交易到来

04-15 财经资讯
       

流动性差被认为是新三板广受市场诟病的问题,从新三板推出到现在,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对于困扰新三板多年的流动性问题,精选层的设立曾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然而近一个月来,首批32家精选层挂牌企业的交易表现似乎并不尽如人意,流动性有持续走弱的趋势,唱衰者甚至认为,没有流动性的精选层,将复刻新三板失败之路。那么,流动性差会成为新三板的“阿克琉斯之踵”吗?

流动性持续走弱

从首批32家精选层挂牌企业开市交易到现在,大家对流动性的关注依然是最重要的命题。

从流动性看,首批32家精选层挂牌企业上周成交额为24.95亿元,较上上周下降13.38%;成交量为4.20亿股,较上上周下降15.10%。此外,基础层成交额为4.68亿元,成交量为1.83亿股;创新层成交额为10.71亿元,成交量为1.67亿股。

持续走弱的流动性,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担忧。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表示,流动性下降是新三板精选层当前最紧迫、最关键的问题。

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也提到,精选层开市运行近一个月来总体保持平稳,美中不足的是,精选层流动性和估值相对创新层和基础层有所提升,但离市场预期仍有一定距离。

业内人士表示,流动性是决定精选层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同时也是新三板改革创新的重点方向。

流动性问题如何解?

要改善新三板流动性问题,需要先从源头上找到造成新三板流动性差的原因。

银泰证券股转业务部总经理张可亮认为,新三板这六年多之所以毁誉参半,就是因为其在一级市场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二级市场建设滞后,而被广为诟病的新三板流动性问题,其实就是二级市场建设滞后的问题。

目前来看,新三板市场供需结构失衡,融资企业特别多,但投资人太少,且投资结构单一,数量规模都不够。在机构投资者方面,虽然公募基金和保险基金持有者都已经进入精选层,但目前占比还非常低。

“路是一步步走的,未来还是多引进机构投资者。”张可亮说。他反复强调的一点是,精选层未来的努力方向主要还是应该从市场主体的培育上下功夫。

从数据来看,截止到8月20日,新三板合格投资者数量达到161.16万户,其中,机构投资者5.4万户,占比仅为3.35%。

而在付立春看来,新三板的改革创新会持续,当前的重点在于已有市场参与主体积极性的调动,体现在市场活力与活跃度提升、新三板财富效应释放。

事实上,对流动性的改善,监管层也一直在努力。精选层开市以来,相关利好政策也都是聚焦在提升流动性上。

8月25日,全国股转公司官网发布消息,公司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学习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上的讲话精神,动员部署持续深化新三板市场改革工作。

全国股转公司表示,下一步,将在中国证监会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认真落实“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要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聚焦提升市场流动性,要加快混合交易、融资融券制度落地,推动存量公募基金更便捷地投资新三板股票,引入社保、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强化融资功能,提升市场各方的获得感。

在股转公司“打完鸡血”之后,今天32家精选层挂牌企业全部翻红,迎来首发后的第一次普涨局面。

流动性差会成为新三板的“阿克琉斯之踵”吗?

如果以A股市场的流动性来看,新三板的流动性表现确实有很大差距,但如何评判精选层的流动性,其标准还有待商榷。

在强调培育市场主体的同时,张可亮也向路演君表示,中国主板市场因为聚集了一亿多的股民,其流动性是全球最高的,这本身就不是一种常态。所以不能用A股市场的流动性来评判精选层的流动性,高流动性带来了高市盈率,这是A股的一个顽疾,而不是优势。

在张可亮看来,实体经济的扩大再生产,必须经过一个周期的轮回,这个周期至少要以“年度”为单位,作为价值投资场所的新三板,它的流动性应该是T+1年,要想获得合理甚至超额回报,可能至少得T+3年、T+5年甚至T+10年。

谈到价值投资,华拓资本朱为绎也认为应该对新三板多一点耐心。“目前,新三板市场还有大量十几倍市盈率的高成长性公司市场流动性,风物长宜放眼量,希望大家眼光放长远一点,多一点耐心,而不是挣快钱。”朱为绎说。

有市场分析人士提出,精选层流动性虽然持续下滑,但头部公司表现依然不错。相较于此前在创新层挂牌时期,流动性改善明显,只是部分质地一般的企业,成交量又回到创新层挂牌时期水平。这个表现其实越来越像成熟的资本市场应该有的样子。

从市场参与主体来看,目前,新三板市场合格投资者的数量是2019年底的3.6倍,不仅精选层合格投资者数量大增,创新层和基础层合格投资者数量也在增加,可以看出精选层对整个新三板市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在制度不断完善和优化的基础上,可交易的股票数量以及投资者数量对于交易量和活跃度有重大影响。

回到之前的问题,流动性差会成为新三板的“阿克琉斯之踵”吗?这一命题的答案取决于精选层改革能否如预期般成功落地。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能从上到下形成最大公约数的事情,大概率能成。正如张可亮所说:“精选层在吸取了新三板改革的经验教训之后,加上国家的顺势而为,使得新三板这个资本市场的改革,变成一个既有自下而上的诱导性制度变迁的因素市场流动性,又有着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因素,这样的市场成功的概率非常的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