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完善外汇政策传导机制

10-19 财经资讯
       

当前,严打外汇违规,防范异常跨境资金风险,完善外汇政策传导机制是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防控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总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我国当前的外汇政策传导机制还存在传导手段较为单一、效率低、效果弱等缺陷,制约了外汇政策传导中枢作用的充分发挥,存在的问题亟须加以解决。

当前外汇管理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外汇管理政策的传导效率有所降低。我国外汇管理政策传导包括直接传导和间接传导两种方式。近些年来,外汇局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简化行政审批的相关要求,实现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转变。自2012年起,我国实施新的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95%的贸易企业直接到银行办理业务。从2015年起,将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下放到银行办理。在外汇局由事前审核退出的过程中,外汇局与涉汇主体“面对面”的机会减少,容易产生陌生感。涉汇主体对外汇局进行的监测核查、调查统计、分析研究等工作会逐渐降低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外汇管理政策的传导效率。

(二)外汇管理政策的传导效果有所弱化。近年来,外汇管理逐步由规则监管向原则监管转变,新法规中原则性条款替代了以往具体的监管规则,对于“真实性、一致性审核、展业经营”等原则性条款,银行存在着不真正履行的情况,更愿意按照表面真实性审核材料,以达到留住客户的目的。更有甚者,个别银行为企业出谋划策,打擦边球,钻政策漏洞,反而助推外汇风险,抵消外汇政策的执行效果。

(三)外汇政策的传导手段较为单一。当前,在防范异常跨境资金流动的过程中,做法多是事后堵塞漏洞,而“打补丁”的实效性很差。外汇政策本身就存在生涩难懂、变化频繁等特点外汇操作规程,而传统的外汇政策宣传手段又因为涉及费用支出、人员变化等问题,会导致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持续发挥作用不够。另外,外汇管理政策与其他部门的传导合力不强。目前,基层外汇局与当地海关、税务、商务的信息共享机制还未形成。有的部门出于地方保护主义、自身利益考虑,不把掌握的企业隐情告诉外汇局;不向外汇局透露涉汇主体的违法违规信息,导致外汇局的信息闭塞。

(四)外汇管理政策传导的保障力度不足。外汇管理政策能否有效传导,需要从激励和处罚两方面采取措施予以保障,做到赏罚分明。但基层外汇局对守法合规经营银行的激励措施有限,与违规违纪银行在管理上无明显差别。而银行的违规成本多是考核扣分,“展业三原则”对于相关主体的违法标准不清,难以取证,外汇检查部门很难立案。低成本的违规操作,容易导致银行为争取业绩而采取饥不择食、明知故犯的做法。

对策建议

(一)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夯实外汇政策传导基础。国家外汇管理局明确提出“五个转变”,其中就包含从重事前监管转变为强调事后管理,从重行为管理转变为更加强调主体管理。外汇局要做好“放管服”三结合,通过提升监测水平,控制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一是提炼监管指标,构建适用本地区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指标体系,通过对预警指标的日常监测来加强整体风险控制。二是外汇管理事中、事后监管的核心是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边界,对企业的分类管理要抓大放小,科学有效提取重点监测企业。三是完善配套管理,制定针对各涉汇主体的监管制度规定;构建大监测体系,突出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查职能。

(二)督促银行落实真实性审核职责,发挥其外汇政策传导中枢作用。一是增强银行对外汇政策传导的责任意识。在银行结售汇业务市场准入环节,加强对银行管理层和从业人员重视程度的核实,提示对交易单证的真实性及其与外汇收支的一致性进行审查是《外汇管理条例》对银行规定的义务。二是指导银行将“展业三原则”融入内控管理制度,科学设定内部考核制度,将落实外汇管理政策和外汇违法违规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三是加强外汇管理政策指导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外汇业务真实性审核的意识和能力,将员工发现的问题及线索数量、质量、典型程度及制度建议作为重要绩效考核指标,提高银行审核独立性。

(三)搭建外汇政策宣讲平台,实现外汇政策传导途径多样化。一是规范宣传内容,明确规范国家出台的外汇政策宣传形式,并对各家银行创新的外汇结算、外汇理财等中间业务、衍生品外汇操作规程,各家银行总行在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二是创新宣传形式。创新外汇宣传形式,探索公众方便使用、传播效率高的外汇政策新媒体传导渠道。三是不断扩大宣传面。鼓励银行扩大基层支行网点的外汇业务经营范围,通过银行众多的网点来普及外汇知识。四是形成宣传合力。外汇局要加强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紧密联系,建立规范化的信息沟通交流机制,加大跨部门的政策传导合力。

(四)完善外汇政策传导保障机制,提升外汇政策执行力。一是建立对银行外汇政策传导工作的考核查处制度。加大对银行履行行业自律机制的督导检查,将风险评估情况与银行执行外汇管理规定考核挂钩,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外汇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二是强化对外汇管理政策传导作用的考核,以制度约束的形式促进外汇从业人员学习外汇政策及操作规程,不断提高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从而促进银行履行外汇政策传导职责。三是加强对交易主体异常行为的监控。筛选并及时向银行提示涉嫌虚构交易、伪造单证、恶意分拆等异常交易行为的外汇主体信息,变“堵”为“疏”,防患于未然。四是整顿和规范外汇市场秩序。加强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地下钱庄等非法外汇交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