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外资银行客户的成都人翻倍了
这一年,外资银行给成都带来了什么?他们的进入,又让中资银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近日,本报经济新闻部、市场部联合成都神鸟数据咨询有限公司发布《成都市民眼中的外资银行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有46.7%成都市民表示“肯定会”或“可能会”成为外资银行的客户。
而在今年年初,同样是本报的一项调查,愿意去外资银行存钱的市民仅19.3%???短短一年时间,成都人对外资银行的接受度猛增了1.4倍。
中资银行变脸 外资功不可没
有人说,外资银行来了,中资银行的日子会很难熬;也有人担心,外资银行进入后,将抢走中资银行最宝贵的那部分客户资源。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看出市民是非常乐意外资银行进入的。80.2%的受访者认为,外资银行进入后,对中资银行改善各项服务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其中49.8%的表示“肯定有”,30.4%的表示“应该有”,只有3.9%的认为“没有”。
报告显示,33.0%的受访者认为,“网点环境更舒适”是外资银行进入后,中资银行发生的最直观变化;紧随其后的,是“服务态度更好”和“产品与服务更加丰富”。
如果没有外资银行的出现,广大市民或许很难在短期内看到这些的变化。从这点上讲,中资银行变脸,外资银行功不可没。
品牌知晓度 花旗银行呼声最高
目前,成都有7家外资银行,分别是花旗、汇丰、渣打、荷兰、东亚、华侨和大华。他们在市民心目中的影响力究竟如何?
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有超过60%的受访者能说出或听说过这7家外资银行,而花旗银行的品牌知晓度无疑是里面最高的,占到了32.2%,其次是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
有些遗憾的是,近一年来,只有不到30%的成都市民接触过外资银行的宣传或广告,其中经常接触的仅仅占到3.4%。这表明,对于外资银行及其服务成都外汇开户,大部分市民还比较陌生。
业务知晓率 东亚银行入围前三
在成都现有的7家外资银行中,5家已获准开办人民币业务,另外两家暂时还只能办理全面外币业务。
我们调查发现,市民对这7家外资银行的业务开办情况知晓率也存在较大差异。或许是受到品牌的影响,花旗银行知晓率是最高的,达到30.8%。
东亚银行在成都市民中的业务知晓率要高于其他的品牌知晓度。报告显示,在所有外资银行中,东亚银行排名第三位,超出大家的想像。
去外资银行 理财的最多
四川银监局统计,截至今年9月末,在川7家外资银行分行的资产加在一起只有60.32亿元人民币,完全无法与中资银行相提并论。据悉,除了网点、人员偏少,业务受限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在这次调查中,55.5%的受访者知道外资银行在成都已开展了人民币业务。另外,希望了解这类业务的占到30.3%,通过我们交叉分析发现,他们的学历普遍偏高。
调查显示,在知道成都有外资银行的市民中,绝大部分还没有在外资银行办理过业务,比例高达91.2%。在办理过业务的8.8%的市民中,其家庭年收入基本在12万元以上。
我们了解到,市民在外资银行主要办理三种业务:人民币储蓄、外币业务和个人理财。其中,办理个人理财业务的比例要高于其他两种,达到了50%。这也正好印证了一个事实,外资银行抢滩市场,靠的就是推陈出新的个人理财产品。
选择外资银行 最看重优良服务
一年前,中资银行独步天下。如今,面对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选择,你更愿意成为谁的客户?
在我们这次访问中,有8.7%的市民表示“肯定会”成为外资银行的客户,38%表示“可能会”成为他们的客户。只有14.4%的表示“肯定不会”,原因是网点太少成都外汇开户,门槛过高,服务和管理费太高。
为何选择外资银行,“优良的服务”是市民首选,而“理财产品设计好,回报高”以34.3%的得票率位居第二,其他还包括保密性更强、效率更高、资金流动更方便等。
在另一项调查中,即便门槛和服务费相同,仍有52.7%的市民选择了中资银行,选择外资银行的只有14.5%。同时,有32.9%的市民“说不准”,处于观望状态,他们将是中外资银行可以争取的潜在客户群。
调查背景
六成受访者学历在大专以上
这是一份含金量较高的报告。在被调查的市民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64.2%,其中本科学历占35.8%。
被调查者的职业分布十分广泛,有公务员、教师、公司管理人员,也有私营企业主、律师、个体工商户,还有退休员工和自由职业者。
这批受访者的年龄横跨25岁至70岁,超过半数的受访者为20~39岁???他们正好是具有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的主流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