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局重庆外汇管理部为涉外企业开出“政策”良方
《金融时报》记者在外汇局重庆外汇管理部采访时了解到,重庆辖内某家涉外企业因为缺乏汇率避险意识,未对汇率风险敞口进行套期保值操作,现因汇率波动,面临着结汇则有较大利润损失、不结汇则有流动资金压力的两难抉择。外汇局重庆外汇管理部挖掘本外币政策组合,指导辖区银行为企业解决流动资金需求,力争减少汇兑损失。企业困境暂时得到纾解,但该案例也明确提示了涉外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管理汇率波动风险的必要性。
据介绍,该外贸企业分别于2020年1月、7月、9月、10月签订4个出口订单,签约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分别为6.92、7.01、6.82、6.66金融圈外汇,按签约时汇率计算,企业预计利润为168万元人民币。但企业缺乏汇率风险意识,未运用避险工具套保将预计利润固定下来。2021年2月企业陆续收到上述货款共计154万美元时,汇率波动至6.5左右。若立即结汇,利润将被汇率波动侵蚀;若不结汇,企业又面临着较大的流动资金压力。
重庆外汇管理部了解到企业困境后,联系辖区银行充分发掘优惠政策,针对企业设计救急方案。经过三方多次沟通协调和产品分析对比,最终,银行为企业办理1年期外汇质押贷款金融圈外汇,并采取优惠贷款年利率;运用外汇存款政策,企业将货贸收汇存入银行作为外汇存款;运用民贸民品贷款贴息政策压降利率,企业贷款年利率进一步降低。该方案解决了企业当前对流动资金的迫切需求,延长了企业汇兑时间,便于银行后续运用避险工具帮助企业减少汇兑损失。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如果企业前期有汇率避险意识,在签订出口订单的同时做套期保值来锁定利润,便能屏蔽不确定性的风险。企业认识到,避险保值,可以帮助企业以一个较小的成本来管理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可能的损失。
外汇局重庆外汇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部持续加强指导,要求银行实时关注汇率波动情况,为企业做好后续的汇率避险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外汇质押贷款到期后的汇兑损失。同时,也将本着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深入推进汇率避险专项行动,进一步培育市场主体汇率风险中性意识,帮助企业用工具合理管理汇率风险,做到财务中性、稳健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