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货币政策--降准及扩、缩表的由来
a. 降准
存款准备金就是银行存放在央行,用来应付储户取款需求的资金。存款准备金率就是银行向央行上交存款准备金的比例,降准即降低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准的几种情况:①当经济过热时,市场资金过多,央行可以通过提升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货币乘数,使市场资金变少;反之,当经济萧条增长乏力或市场资金紧张时,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扩大银行可贷款资金规模,达到货币宽松效果。②贸易顺差外汇增多,外汇占款使得中国被动投放等量基础货币进行对冲,但国内老百姓则无缘无故被通胀。基于此,为防止恶性通胀,央行则会提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冻结多余的基础货币。
b. 扩表与缩表
扩表与缩表指央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与负债同方向、同规模扩大与缩小。美联储通过印刷美元购买联邦政府发行的国债,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中国债就变成资产外汇的基础货币,购买国债支付的美元就是负债。美联储卖出持有的国债,换回美元然后再销毁,使自己的资产与负债同时降低,这就是一个缩表的过程。缩表会使市面上美元变得紧缺。美国加息导致美国市场资产收益率走高,外资从中国撤离将大量人民币交给央行带走美元,导致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外汇资产减少外汇的基础货币,中国央行被动缩表,人民币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