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XM

海外创新药“内卷”加速器—— EQRx

随着国内Me too创新药竞争的加剧,拓展国际市场,拥抱对创新药定价更为友好的欧美市场似乎成为越来越清晰的行业共识。“去欧美吧,去国际化吧……”也常常成为业内互相鼓励的一句话。但是,2020年初在美国成立的一家初创公司EQRx,致力于让更低价格的创新药物在美国市场快速可及,或许成为加速海外创新药“内卷”的力量之一。

来源:EQRx官网截图

创立:药物定价颠覆者

2020年年初,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一家名为EQRx(意为Equal Quality Rx,同质药物)的生物医药公司在美国麻州的剑桥镇宣布成立,并同时完成高达2亿美元的A轮融资。

Alexis Borisy

该公司CEO是生物科技领域的连续创业家Alexis Borisy,也是业界赫赫有名的传奇人物。公开资料显示,Alexis本科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化学系,1995年获得哈佛大学生物化学硕士学位。随后他作为助理顾问,在Vertex创立早期提供咨询服务长达5年。

1999年开始,Alexis就开始与别人合伙创业,做得比较有名的公司包括Foundation Medicine(2018年被罗氏以24亿美元收购)以及Blueprint Medicines(与基石药业有合作)。此外,他创建以开发组合疗法为平台的CombinatoRx,是迄今为止唯一以发现FDC为平台的生物技术公司。

也有江湖传闻,Alexis人生的“第一桶金”始于在威斯康辛州足球场上打工卖花生,而最后一路逆袭成为了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大金主。不管怎样,Alexis这次的创业跟以往似乎都不一样,他将EQRx定位成一个潜在的药物定价颠覆者,并且这家公司已成为投资者的宠儿。

2021年1月,EQRx宣布完成5亿美元的B轮融;2021年8月6日,EQRx宣布拟通过SPAC上市,筹集18亿美元,将于今年Q4完成。

换句话说,成立仅一年半的EQRx已经累计募集了25.5亿美元资金。从公开信息显示,其疯狂融资目的也主要是用于搭建管线,加速开发,提高药物可及性等几个方面。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SPAC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也被称为“空白支票公司” ,SPAC上市是一种介于传统IPO和借壳上市之外的第三种上市方式。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定义,“SPAC是专门为了汇集资金,以便在规定的时间内为并购机会融资而设立的。”讲通俗一点,这是一种“造壳上市”的方式。该上市方式近年来风靡美股市场。

SEC文件显示,EQRx原计划上市募资12亿美元,但由于认购火爆,融资额已达到18亿美元。投资者中包括软银、富达投资、美国最大的上市基金以及跨越综合渠道网络、保险公司、社会医保系统和药品研发公司的医疗保健生态系统的战略合作伙伴。

Alexis曾对媒体表示,EQRx的商业模式就是通过低成本研发新药,并以低价销售,拟在美国的高药价中形成“错位竞争”,并预期5年内上市第1个药物,10年内能够上市10种药物。

与那些上来就全是first/best in class管线相比,EQRx就很高调地表示,自己做的是me too。大佬许愿就是不一样,若是换一个人来讲这种话试试,大概会被外界认为是“痴人说梦”。并且大佬一组局,不仅金钱纷至沓来,人也来了。

Melanie Nallicheri

在该公司宣布上市募资消息的同时,也一并宣布了组织架构调整,其中包括首席执行官Alexis Borisy将转任董事长一职,公司前总裁兼首席运营官Melanie Nallicheri将升任CEO,Melanie曾是Foundation Medicine首席商务官。

另外一项变动就是,前FDA的2号人物Amy Abernethy博士,现任Alphabet的Verily临床研究项目总裁,将在董事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见:紧随前局长!FDA“2号”加盟谷歌子公司)。

合作:偏爱中国产品

EQRx对外声称产品管线里10多项资产,并将继续加强BD合作,提升引进频次。根据医药魔方NextPharma收录,该公司对外披露的实质性进展项目一共是4个,且皆是来自中国企业。

其中进展最快的两款产品分别是:从基石药业引进的PD-L1舒格利单抗,以及从豪森药业引进的EGFR-TKI抑制剂阿美替尼。

来源:NextPharma

公开信息显示,EQRx最早披露的合作始于豪森药业。

2020年7月,豪森药业与EQRx公司订立战略合作及许可协议,授予EQRx排他性许可,在中国境外开发、生产和商业化前者的第三代EGFR-TKI阿美替尼(及任何包含或由阿美替尼组成的产品),涉及的治疗领域包括癌症、与癌症相关和免疫炎症性疾病。此笔交易的首付款、注册与发展里程碑付款金额约为1亿美元。

阿美替尼于2020年3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既往经EGFR-TKI治疗进展,且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这是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第三代EGFR-TKI,也是全球范围第二个获批上市的第三代EGFR-TKI。

同年10月,基石药业独家授权EQRx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开发和商业化舒格利单抗(CS1001,抗PD-L1单抗)及CS1003(抗PD-1单抗)这两款肿瘤免疫治疗产品。根据协议,基石药业获得1.5亿美元的首付款及最高可达11.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额外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EQRx目前估值接近40亿美元。据其新CEO介绍,支撑当前估值的主要是注册速度最快的舒格利单抗和阿美替尼,其中舒格利单抗估值占到公司整体估值的近四分之三。

启思:内卷化后,何去何从?

不过在业内看来,EQRx之所以受到资本青睐,与其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竞争策略有关。从适应症布局上看,EQRx聚焦的肿瘤和炎症领域,这在国外一直都是“高价药”涌现的领域,具有重大临床需求且在全球范围内支付矛盾突出。

另一方面,从靶点选择方面看,由于都是成熟靶点,其成功率相对较高、成本相对较低并且风险较小,通过引进能够更快速上市。以及很重要的一点,EQRx在融资中披露,与各大医疗支付方保持紧密联系,或可为其me too产品商业化铺路。

也有人说,以中国的低成本研发成果去美国市场上“杀富济贫”是个不错的商业模式,把美国的天价药杀价杀下来也的确造福于美国人民,美国医保和商保也将对此模式喜闻乐见。

总而言之,这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将加速全球范围内药品“低价”内卷的到来。甚至有观点设想,未来药品将越来越便宜甚至不要钱,但不排除企业通过生态圈构建,以此为抓手,作为接触患者群体的“流量切口”。也就是说,药是便宜的,但服务值钱。

当然这个逻辑也不难理解,除了老龄化的全球趋势,生育率降低也是影响未来全球发展的挑战之一。在药品开发新的生产力尚未出现之际,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服务不涨价,啥涨价?

这种模式也提醒我们国内药企,与其凭借一己之力在海外上市并出海赚美元,倒不如放眼于我们的老朋友,服务于一些第三世界的国家,毕竟四海之内皆兄弟。

证监会副主席重磅发声,市场闻声而动

金秋送爽,“云”端相聚。9月1日,2021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在线上开幕,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期货市场作为国家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积极的作用,讲话内容“干货”满满,要点如下:

1.目前我国已上市94个期货、期权产品,覆盖农产品、有色金属、钢铁、能源、化工、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原油期货等9个品种实现对外开放,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期货市场作为国家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积极的作用。

2.期货价格能够迅速反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供求信息、产业信息和宏观信息,进而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参考。比如针对今年以来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现象,可以通过建立期货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内市场供需状况、物价走势,研判通胀等潜在风险,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前瞻性信号。

3.我国期货交易所要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我国企业跨境经营打造良好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平台,助力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巨大内需潜力充分发挥。

4.期货市场要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推进碳期货研发工作,以公开、连续、前瞻性的碳排放价格引导全社会合理配置减排资源,帮助实体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5.期货市场要进一步提高新能源产业相关品种的研发能力,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更多有用、好用的风险管理工具,帮助企业稳定经营,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

6.加大市场供给。发挥好期货市场优势,助力建设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稳慎推进新的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品种研发上市。结合我国国内市场规模大的特点,积极研究上市特色农产品期货,促进乡村振兴。稳步扩大、优化“保险+期货”,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视期权产品在风险管理上的作用,推出更多期权产品。

7.期货市场要抓住当前时机,加大对下游企业、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鼓励国企、央企、上市公司等更多产业企业参与,实现期货市场运行质量和产业客户风险管理效果共同提升。多措并举吸引机构投资者,持续优化市场结构。加大制度供给,稳步推进组合保证金业务,建立交易所间结算风险隔离机制。进一步解决重点品种合约连续活跃问题,减少实体企业参与障碍。

8.继续扩大特定开放品种范围,拓宽开放模式,更多采用保税交割和现金交割模式,便利国际投资者参与。更加注重制度规则与国际市场的深层次对接,深入推进期货市场制度型开放,同时要强化与境外监管机构的跨境监管与执法合作。在扩大开放中提高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定价影响力,着力在大豆、棕榈油、PTA、原油等品种上在亚洲时区率先形成突破。

9.确保市场平稳有序。平稳有序是期货市场功能有效发挥的基础。近些年,我们落实好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防止过度投机,严防价格操纵,维护了期货价格的真实性和公允性,期货市场保持了平稳、活跃、有序的良好态势,为企业管理风险提供工具,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参考。我们要保持这样的良好局面。

“酱油茅”的周期劫

在A股市场,一个颠破不破的真理是:你可以质疑市场头脑发热,但你不能质疑资本的灵敏嗅觉。用交易员常说的话是,K线说明了一切问题。

距离牛年春节的喧嚣仅仅过去了半年,A股曾经的调味品三巨头海天味业(SH:603288),中炬高新(SH:600872),千禾味业(SH:603027),市值已经回撤了至少50%。

缓慢而坚决的下行行情,在告诉大家一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曾经所向披靡的调味品赛道,一度完美的逻辑,正在遇到了巨大麻烦。

 

资本狂热

半年前,在看好调味品赛道的宏大叙事中,海天味业的产品线一度曾经是无敌的所在。

从定价角度,调味品因在菜肴成本中占比不高,对消费者提涨价格常常来的轻松平常而不会被发觉,在酱油和鸡精这样巨大的体量面前,每一分钱涨价都代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

从数量增长角度,中国厨房品类容量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无论是酱油,鸡精,还是火锅调味料,在任何一个咨询公司的分析框架内,都至少还有10年高增长好光景。

从消费粘性角度同样如此,消费者不会因为差1-2元钱就会选择不知名的酱油品牌,随着消费红利逻辑的深入人心,一个占据极强消费者心智的调味品牌,理应拥有不错的价值。

市场的正面逻辑由此展开。在过去的7年中,3家调味品巨头市值节节攀升,海天味业6年股价涨了16倍,中炬高新股价涨了20倍,上市时间较短的千禾味业也涨了9倍左右。

调味品巨大涨幅背后的道理并不难懂:

对于一个未来确定性会量价齐升,同时消费者的忠诚度也更强的逻辑一旦展开,永续现金流折现的逻辑一定会带来估值的巨大弹性。

调味品正面逻辑的演绎没有受到任何阻力:在最高峰的时期,海天味业市盈率甚至超过了100倍,市净率也超过35倍。

这中间的数学原理并不难理解:

以市净率超过35倍的海天味业为例,每投入一个亿净资产,就可以获得二级市场上将近35亿的市值回报

这样一本万利的生意必然会吸引大量一级市场资本闻风而动。高榕资本投资朝天门码头,高瓴天使轮投资了“加点滋味”,经纬中国投资了“口味全”。

2019年作为海天味业估值巅峰,一级市场的当年披露的投融资金额也将近46亿人民币。

一级市场定价以二级市场为参考,谁又忍心责怪这些爱追高的风投基金呢?如果你有机会1万变36万,为什么不试试手气呢?

而二级市场上,股神姚振华更是早早坐上了中炬高新的快车:

从2015之后,宝能正式进驻中炬高新第一大股东席位,2019年,中炬高新实控人正式从从中山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变更为姚振华,曾经国资控股的中炬高新彻底变更为民企。

调味品的逻辑到后期越来越简单粗暴:

贵州茅台和海天味业都是好公司,生意模式几乎无敌,没错,无敌的公司应该享受高估值。那多高的估值才算太高呢?好像只要你稍微调低一点折现率,这个永续增长的估值就会享受30%以上的增幅。

到今年2月的时候,为100倍PE的海天味业估值正名的逻辑开始简单到令人发指:

在著名的股票论坛上,一位ID名叫乐趣的网友正确的指出:如果海天味业和贵州茅台能一直以8%的增速增长下去,以6%的折现率来折现,这张债券价值将价值无穷。

在茅台跌到1600,海天味业腰斩的今天,这句话背后的逻辑看上去似乎有些滑稽。但无论是海天味业的二级市场股民还是调味品的一级市场投资人,在当时都深深认同这个观点:

海天尽管已经100倍PE,但这么好生意模式的公司,应该还会涨。

 

长夜将至

不过,就在海天味业冲击100倍市盈率巅峰的时刻,名叫社区团购的幽灵开始在A股投资者心上盘旋。

调味品巨头一大优势在于:进入商超渠道的新型中小品牌需要支付大额条码费,规模太小的调味品企业难以支撑,垄断了渠道,海天味业就垄断了消费者心智。

不过,随着社区团购的兴起,攻守之势易也。

如果我们把热衷于社区团购的家庭主妇,大体分为小规模采购的新品尝鲜者和大规模采购的价格敏感型两类,我们能够明显看出,社区团购能够同时满足这两类选手的偏好:

从创新产品来说,中小品牌新品层出不穷的新品,直接在社区团购层面完成了对消费者的流量分流,不再受原来超市渠道的控制;在社区团购的渠道中,货物周转率才是最重要的,新品能够确保有人付费,比超市巨额条码费也要成本低很多;

而从价格竞争层面来说,社区团购的履约率和货品损耗要远远压倒传统超市渠道:消费者选择了某款产品之后,直接可以大批量采购,不会产生存货和退货等逆向物流。在这个层面上,超市成本优势同样被狠狠的碾压。

对海天味业这样的大企业来说,传统渠道的困局犹如选一杯毒药:

如果不及时调整渠道,传统商超的销量几乎以两位数迅速下滑;而深入介入社区团购,又需要重构经销商架构,重新梳理营销投入和物流架构布局:

一方面,与传统商超条码费和陈列费逻辑不同的是,在社区团购的营销投入与电商颇为相似,需要对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优化,这已经不是传统的商超经销商能力所能覆盖了的;

另一方面,社区团购本身又意味着需要非常本地的经销商,需要针对社区前置仓的频繁补货,需要重构经销商网络,配置专门的海天管理团队;

除此之外,社区团购对价格体系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社区团购的崛起进一步压低了经销商的利润体系,维持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改革也是要付出阵痛。

对于海天味业这样的公司来说,管理者和经销商网络既得利益牢不可破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完成每年“上帝担保”的双位数增速,在2020年已经压了海量库存在经销商仓库,随着2021年的宅经济开始退烧,经销商终端动销开始面临巨大挑战。

随着社区团购如野火一般蔓延全国,中小品牌的崛起速度变得更加迅猛,而海天们则迟迟没办法做出调整。在渠道库存打满,动销困难的时刻,做渠道调整这样的大手术,难度可想而知。

上一个这么干的是格力电器,股价表现大家有目共睹。

 

结语:一个周期的终结

从成长的视角看,海天们的增长曲线开始突然萎缩,估值大幅下挫丝毫不让人意外,曾经被诸多消费大V插旗的无限增长意味着无限估值逻辑,在今天变成了无尽的笑谈。

从周期的视角看,随着传统渠道的彻底变革,属于海天这些大型消费品企业爆发型周期已经迫近终结,海天味业从增速和盈利能力方面都开始逐渐变得平庸,走入那个属于平庸企业的温柔良夜。

伟大和平庸的切换来得如此迅速,也许,过去的半年中,投资人最应该理解的是,与理解海天味业究竟有多伟大比起来,曾经100倍市盈率的酱油估值不符合常识才来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