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XM

今年需且战且调,适当的时候做一定的兑现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两市股指下挫,医药、新能源等热门板块接连下跌,不少主题基金的净值也随之出现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明星基金的实际净值与估算净值出现了较大偏差,这意味着,7月期间这些手握重金的基金经理或已调仓。

明星基金7月或已调仓

明明估算净值跌6%以上,最后实际净值显示只跌5.06%?

昨日(7月26日),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跌幅不小,但是实际净值跌幅却明显小于估算净值。对于这只波动较大的明星产品,虽然支付宝相关评论区里不少人又已选择“躺平”,却也意外跌得没有想象中多。

实际上,该基金二季度末的十大重仓股昨日全线下跌,仓位较大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跌停,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公司也跌幅不小。

业内人士认为,估算净值与实际净值的差异或许意味着,7月期间,葛兰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调仓。

同样情况的医药主题类基金还有楼慧源管理的交银施罗德医药创新股票,该产品昨日估算净值跌5.37%,最后实际净值显示只跌4.8%。

其实,7月初,医药主题基金就出现过一波下跌。有基金经理对记者直言,从历史估值位来看,当时的医药板块并未跌到位,但是可能一些机构觉得已调整到自己的心理价位了,因此资金入场,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反弹。不过,总体偏高的估值依然令医药板块容易“闻风而动”。

光大保德信健康优加混合拟任基金经理徐晓杰认为,7月初的这一波医药板块调整主要源于过高的估值。

“不管赛道的景气度有多高、业绩有多好、管理有多优秀,如果上市公司的估值透支了未来三至五年的回报,就必然会产生调整需求。”徐晓杰表示,虽然医药公司业绩增速相对稳定且有持续性,可以给予更多溢价,但估值仍然是有边界的。

下半年明星基金采用“动态策略”

不仅是医药主题基金,昨日多只新能源主题的明星产品实际净值与估算净值也呈现出一定的差距,不排除持仓调整的可能。

比如赵诣的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混合,昨日该基金估算净值下跌0.21%,但实际上涨了0.08%;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估算净值下跌0.58%,实际净值上涨0.11%;曹春林管理的创金合信新能源汽车主题股票估算净值下跌0.65%,但实际上净值上涨了1.04%。

陆彬认为,新能源板块近期涨得快也意味着未来很可能会有较大的波动,如果想要控制波动就要做择时,这也是近期令他陷入焦虑的问题。此前陆彬也明确表示过,今年在新能源板块上会采用“动态策略”。

创金合信新能源汽车股票基金经理曹春林则认为,近期新能源汽车板块上涨主要是因为基本面超预期,估值并未大幅提升。不过,新能源车板块预期差最大、上涨最快的阶段已在去年下半年完成,未来板块的上涨需靠不断兑现的业绩来推动。

陆彬向记者透露,目前资产配置中攻与防的仓位大约已各占一半。一方面,从未来一两年的维度来看,低估值的地产股、大盘价值及大盘成长股继续向下调整的概率已经较低,部分标的目前已具备不错的隐含回报,因此将其作为偏防守仓位。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和周期等板块的业绩仍有较大的弹性,作为进攻性仓位。

总体来看,一些基金经理已明确表示,今年投资需且战且调,在适当的时候做一定的兑现。“止盈是必要的操作,世上只有少数资产是不必止盈的,比如20年前若买了苹果(AAPL),就不必中途止盈。如果有能力发现这样的公司,就应该‘躺赢’,但是这毕竟是极少数的情况。”沪上某基金经理说。

徐晓杰也认为,今年如果基金经理想要实现较好的业绩,要做适当的“兑现”,但调整过后也要敢于上车。

券商近两月回落超20%,但又有机构默默抄底

利空下跌,利好也下跌,完全就是一副调整起来“不息不休”的架势。

没错,说的就是最近的银行股。

7月27日,又是银行股大调整的一天。

除瑞丰银行外,A股银行板块大面积飘绿,宁波银行、平安银行、杭州银行领跌,回调幅度均超5%。龙头股之一招行银行亦跌超3.2%

作为今年的强势板块,金融行业里的优质股在过去一年都持续走强,但同时,又有信息显示,有机构默默买入,这究竟是怎样的场景?

附图:去年三季度以来招商银行股价走势

近两月跌幅靠前

choice数据显示,在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中,银行板块在过去两个月已经调整了8.44%,成为继休闲板块之后,调整幅度最靠前的板块。

复权后,除了苏农银行以及新上市的瑞丰银行、齐鲁银行外,近两个月的,40家银行中有37家银行均呈下跌。

其中,今年前期涨幅较大的平安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兴业银行领先调整,调整幅度分别为28.99%、26.71%、24.32%、20.27%。

民生银行PB仅0.38

不过随着股价下调,A股银行股的估值“优势”渐渐凸显。

choice数据显示,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市净率(PB)估值再度回到“1字头”。40家银行中,PB小于1倍的有33家,小于0.5倍的有7家。

其中民生银行估值最低。目前PB仅0.37倍,取代了华夏银行成为目前PE最低的银行股。

其余5家PB小于0.5倍的银行分别为中国银行、浦发银行、渝农商行、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

调整原因溯源

从各大券商研报分析看,银行股的基本面都是一个大写的“好”字,那么是什么导致了银行股的下跌呢?

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剑提供了一个观点:他认为,6月下跌,跌幅最大的是前期表现最好的几家银行,也是最优秀的几家银行。这些银行当然也是此前机构投资者持仓最重的,因此大概率前期调整是机构资金跑路了。而方向可能是“去追成长股了”……

浙商证券的研报也显示,今年2季度末,公募基金(不含被动型和债券型,下同)的银行股重仓持股市值比例约3.9%,较今年1季度末回落1.2个百分点。子行业中,国有行、股份行的公募基金重仓持股市值比例下降幅度较大。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公募基金重仓持股市值比例环比分别-0.5个百分点、-0.6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和持平。

当下很快将迎来中报业绩浪

连跌不休的银行股,机构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华西证券认为,银行中报业绩有较强支撑,基本面改善趋势明确,长期看降准实施维稳宏观经济和流动性,利好银行外部经营环境。目前板块指数静态 PB 降至 0.68 倍低位,行业估值中枢仍有回升空间。

浙商证券认为,当前银行板块状态类似于 2021 年年初。不过,银行经营基本面向好很快验证。1 月初很快迎来上市银行年报业绩预告,而当下很快将迎来中报业绩浪。

光大证券认为,下半年,银行股业绩与估值将继续延续“强者恒强”的特征,配置策略为“优质股份行打底+重点城商行博收益增强”。

“下半年压力点或在于房地产现金流风险和城投债务接续压力所导致投资端压力,但现阶段信用投放依然稳定,特别是江苏、浙江地区信贷‘供需两旺’。现阶段贷款定价MPA考核依然在发挥作用,上半年贷款定价虽有所上行,但未触及MPA约束,后续走稳概率更大。降准更有利于负债端,是对银行的保护。”光大证券写道。

有机构近期买入银行股

值得注意的是,从大宗交易情况来看,近期也有机构选择“抄底”银行股。

choice 数据显示, 6月15日、6月16日、6月30日,机构专用席位合计买入35.5万股招商银行。

7月16日,有机构专用席位折价1.12%买入600万股交通银行。

7月22日,有机构专用席位溢价0.34%买入平安银行,共计买入200万股。

仓位降至接近“零”,左手加仓右手减仓?

随着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毕,基金经理们的操作也浮出水面。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基金经理直接“清仓式大减仓”,将基金股票仓位杀到不足1%;还有同样的基金经理管理两只基金,其中一只基金大举加仓,另一只却迅猛减仓,仓位策略大相径庭。

为何会出现这些“神奇”操作?

另外,热衷于写“小作文”的基金经理越来越多了,有人在季报中洋洋洒洒数千字阐述投资思路,有人直接向持有人表达歉意,还有人直呼“迷茫”。

“清仓式”大减仓

不少基金经理都在二季度降低了仓位,有些基金甚至一键式“清仓”。

截至目前,混合型基金中,仓位最低的是易基配售,仓位从一季度末的17.41%,直接降低至二季度末的0.02%。此外,九泰久元量化、招商配售、华安安华灵活配置混合、北信瑞丰兴瑞混合的股票仓位也不足2%。

这其中,易基配售、招商配售为CDR基金。而九泰久元量化、华安安华灵活配置混合、北信瑞丰兴瑞混合的规模则普遍不足2亿元,其中一只基金规模已不足1500万云,有很大的清盘压力。事实上,部分主动偏股型基金因股票仓位过低,净值曲线直接走成一条“横线”。

整体来看,这些基金降低仓位主要还是为了应对流动性需求。

有些基金在二季报中提到,“出现超过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已向中国证监会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还有些提到,“报告期内出现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20%的情形。如该单一投资者大额赎回,将可能导致基金份额净值波动风险、基金流动性风险等特定风险”。

此外,还有17只主动偏股型基金在二季度降低了50%以上的仓位,最高降低仓位超80%。但降低仓位是否就能为投资者带来不错收益,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一位基金经理在二季报中坦言,由于在二季度维持蓝筹权重股的配置,但降低了组合仓位,加上网下申购限售股解禁冲击,组合表现差强人意。“下半年我们将积极调整仓位,争取为持有人提高收益。”

同一基金经理仓位操作大相径庭

还有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两只产品,在仓位操作上却截然相反。

曹春林、何媛共同管理两只基金,其中创金合信汇悦一年定开混合加仓幅度达到58.33个百分点,而创金合信汇融一年定开混合减仓幅度达到54.22个百分点,操作节奏完全相反。

从这两只基金的投资策略来看,其主要投资策略为定增以及事件驱动策略。

在创金合信汇悦一年定开混合的二季报中,两位基金经理表示,综合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判断今年的股票市场相较于去年结构性的板块性的行情,差异将会加大,因此在一季度选择了较低仓位运作,二季度在市场调整后,集中配置在高成长、景气度较高、竞争格局较好的板块和行业。

两只基金二季报都表示,对于已经处于解禁期的个股,进行了择机减持,以求能够将收益实现。定增策略决定了基金的大部分资产流动性受到限制,所以在市场回调大的情况下,大部分资产的收益也同步调整。在回调后,定增资产的减持变现将是基金未来一段时间运作的主要策略。继续维持定增资产减持变现策略,择机选择表现较好的行业标的进行减持。

迷茫反思的基金经理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基金经理直接在二季报中表达了或反思、或迷茫的情绪。

银华基金焦巍提到,更多迷惑来自于希望拓展自身能力圈时候的迭代错乱:比如当习惯用商业模式和终局思维去看公司竞争格局时,会错过很多高增长低壁垒行业的投资机会。用同样的模式思维,可以在芯片设计领域找到投资对象,但对新能源领域的机会全部失之交臂。

但焦巍同样认为,相对于这种投资方法之所失,对大多数平庸机会的拒绝更为重要。“我们始终认为,只有拒绝平庸,才是接近正确公司的手段。”

交银施罗德基金王崇则在二季报中向投资者道歉。他表示:“从二季度来看,基金组合整体表现不佳,组合内个别重仓股跌幅较大,我们向基金份额持有人表示深深歉意。”

王崇提到,其错过了如新能源(车)等高成长高估值股票的大幅上涨行情,一直在深刻反思,到底是是自己的研究和认知没有到位,还是市场的定价水平远超过自己固守的投资框架内的买入持有标准。

通过分析后,王崇表示,2021年三季度将继续坚守能力圈,谨慎看待市场热门景气行业的高增长高估值股票趋势加强的投资范式,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精选未来三四年企业竞争力强、中长期发展相对清晰、未来估值处于合理或偏低的优质公司股票做中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