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XM

中国集成电路进口创新高自用生产性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图)

3月29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通知称,对集成电路线宽小于65纳米(含,下同)的逻辑电路、存储器生产企业,以及线宽小于0.25微米的特色工艺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净化室专用建筑材料、配套系统和集成电路生产设备(包括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零配件等,免征进口关税

这意味着,中国进一步提高了集成电路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标准,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线宽标准由2015年的0.5微米(500纳米)提高到65纳米。

此外,对于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原材料、零配件(即靶材、光刻胶、掩模版、封装载板、抛光垫、抛光液、8英寸及以上硅单晶、8英寸及以上硅片)生产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亦免征进口关税

中国集成电路进口创新高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3月25日统计,去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8848亿元,同比增长17%。

根据海关统计,2020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5435亿块,同比增长22.1%;进口金额3500.4亿美元,同比增长14.6%;两者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清华大学微纳电子学系主任、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此前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中国采购了全球2/3的芯片,其中约一半随着整机出口至国外,中国本土使用了全球34%的芯片。中国进口的集成电路产值从2013年开始超过2000美元,超过了石油进口额,后来其进口额相继超过了石油+钢铁,石油+钢铁+粮食,成为第一大进口商品。

关税_关税完税价格为什么不含关税_天下关税

他介绍,中国自己生产的半导体大概在全球占7.9%,这意味着还有26%、近1200亿美元的市场依赖纯进口。他认为,这部分对外依赖有一部分是战略性的,其他的则不是战略性的。目前,进口最多的是CPU处理器(包括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以及存储器,这两类产品在中国使用的集成电路中的占比超过了70%。其中,处理器主要由美国的英特尔、IBM、AMD生产;全球存储器主要厂商是4家,其中一家是美国的,一家日本的,另外两家是韩国的。

提高集成电路线宽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新通知实施之后,自2021年4月1日起,《财政部关于部分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进口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2〕136号)、《财政部关于部分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进口净化室专用建筑材料等物资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52号)、《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信息产业部关于线宽小于0.8微米(含)集成电路企业进口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04〕45号)、《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进口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免税商品清单的通知》(财关税〔2015〕46号)废止。

在2015年,中国将集成电路进口税收政策适用企业的范围作出了调整,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标准由线宽小于0.8微米提高到线宽小于0.5微米(500纳米)。而此次将标准进一步提高到了65纳米。

事实上,这一政策调整是去年的国发〔2020〕8号,即《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所确定的。

后者明确指出,中国将在一定时期内,集成电路线宽小于65纳米(含)的逻辑电路、存储器生产企业,以及线宽小于0.25微米(含)的特色工艺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含掩模版、8英寸及以上硅片生产企业)进口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净化室专用建筑材料、配套系统和集成电路生产设备零配件,免征进口关税。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5微米(含)的化合物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和先进封装测试企业进口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免征进口关税

天下关税_关税完税价格为什么不含关税_关税

赛迪顾问副总裁李珂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历来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2000年、2011年和2014年先后出台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

这三份文件对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时期中国集成电路面临着新的形势。

一是传统的集成电路产业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集成电路产品出口形成冲击,产业亟需从过去的“贸工技”向“技工贸”模式转变。

二是实现国家集成电路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有一定的发展速度,更要注重发展可持续性和发展质量。市场需要更高质量的芯片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

三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立足点更多放到国内,牢牢把握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基点,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而这都对新时期的集成电路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税_天下关税_关税完税价格为什么不含关税

附:

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关于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

关税〔202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局,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国家税务总局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20〕8号),经国务院同意,现将有关进口税收政策通知如下:

一、对下列情形,免征进口关税

关税完税价格为什么不含关税_天下关税_关税

(一)集成电路线宽小于65纳米(含,下同)的逻辑电路、存储器生产企业,以及线宽小于0.25微米的特色工艺(即模拟、数模混合、高压、射频、功率、光电集成、图像传感、微机电系统、绝缘体上硅工艺)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自用生产性(含研发用,下同)原材料、消耗品关税,净化室专用建筑材料、配套系统和集成电路生产设备(包括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零配件。

(二)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5微米的化合物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和先进封装测试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

(三)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原材料、零配件(即靶材、光刻胶、掩模版、封装载板、抛光垫、抛光液、8英寸及以上硅单晶、8英寸及以上硅片)生产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

(四)集成电路用光刻胶、掩模版、8英寸及以上硅片生产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净化室专用建筑材料、配套系统和生产设备(包括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零配件。

(五)国家鼓励的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以及符合本条第(一)、(二)项的企业(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和先进封装测试企业)进口自用设备,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含软件)及配套件、备件,但《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和《进口不予免税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所列商品除外。上述进口商品不占用投资总额,相关项目不需出具项目确认书。

二、根据国内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等情况,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本通知第一条中的特色工艺类型和关键原材料、零配件类型适时调整。

关税_关税完税价格为什么不含关税_天下关税

三、承建集成电路重大项目的企业自2020年7月27日至2030年12月31日期间进口新设备,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和《进口不予免税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对未缴纳的税款提供海关认可的税款担保,准予在首台设备进口之后的6年(连续72个月)期限内分期缴纳进口环节增值税,6年内每年(连续12个月)依次缴纳进口环节增值税总额的0%、20%、20%、20%、20%、20%,自首台设备进口之日起已经缴纳的税款不予退还。在分期纳税期间关税,海关对准予分期缴纳的税款不予征收滞纳金。

四、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由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另行制定印发。

五、本通知自2020年7月27日至2030年12月31日实施。自2020年7月27日,至第一批免税进口企业清单印发之日后30日内,已征的应免关税税款准予退还。

六、自2021年4月1日起,《财政部关于部分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进口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2〕136号)、《财政部关于部分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进口净化室专用建筑材料等物资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52号)、《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信息产业部关于线宽小于0.8微米(含)集成电路企业进口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04〕45号)、《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进口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免税商品清单的通知》(财关税〔2015〕46号)废止。

自2020年7月27日至2021年3月31日,既可享受本条上述4个文件相关政策又可享受本通知第一条第(一)、(二)项相关政策的免税进口企业,对同一张报关单,自主选择适用本条上述4个文件相关政策或本通知第一条第(一)、(二)项相关政策,不得累计享受税收优惠。

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

2021年3月16日

碳中和 京东联合合作伙伴搭建全球最大的屋顶光伏发电产能生态体系

碳中和,“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负相抵。它是一个节能减排术语,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最近几年不难发现,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各种极端天气不断出现,这让人们开始反思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而近两年被大众所关注的碳中和,则有效解决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成为当下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之一。

当然,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政府只是一个制定政策的角色,它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尤其是企业,在碳中和过程中扮演着最主要的角色。因为作为最大的经济主体,如果这些数以万计的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过程中实现了碳中和,那整个经济闭环也就实现了碳中和,如此一来,企业的商业模式走通了,经济与环境就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了。

在这些企业中,京东可以作为碳中和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例子。为了实现碳中和,前不久,京东宣布到2030年,京东将联合合作伙伴搭建全球最大的屋顶光伏发电产能生态体系。京东在确定数智化社会供应链未来十年长期目标时就明确提出:到2030年,京东的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50%。

而在国家层面,中国承诺要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欧盟承诺2050年之前,看来碳中和任重道远。京东在碳中和上不但有着长远的目标,在实际运作中,也早已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渗透到每一个环节。

早在2017年,京东物流就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发起“青流计划”,推动供应链绿色化,探索在包装、仓储、运输等多个环节实现低碳环保、节能降耗。如今,京东在碳中和上取得了什么进展?

首先,在包装上,京东物流推出了“青流箱”,可以实现纸箱循环回收,已经在30多个城市常态化使用。

为什么京东会有这样的举措?先给大家一组数据,中国包装废弃物的年排放量在重量上已占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3,在体积上更是达到1/2之多,且排放量以每年10%的惊人速度递增。在中国特大城市中,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已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包装废弃物总量达1.5亿吨,其中70%以上是由过度包装造成的。

这些数字背后是对树木的巨大消耗,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可持续发展。而京东的青流箱,使用的3层瓦楞纸包装箱比例超过95%,确保每个纸箱的重量不超过400克,仅这一项每年就可以减少使用20多万吨纸浆。在欧美发达国家,90%的纸质包装箱都采用的3层瓦楞纸箱,而国内的3层纸箱使用比例仅有40%。

京东无疑是身先力行,并发起绿色包装联盟等,制定了行业首个电商包装标准,不仅带领行业快速升级,更是在碳中和等可持续发展上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在践行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

其次,在仓储上,京东物流运营的仓库总数量约1200个,38座亚洲一号大型智能仓库,仓储网络总管理面积约2300万平米。技术加持下,高度智能化的物流仓库减少了人工作业,很多智能设备可以实现“黑灯作业”,大大降低电能的消耗。

根据测试,平均1分钟,智能设备通过“黑灯作业”可以省电2283度,相当于一户普通家庭一年半的用电量;雨水收集系统1小时的收集量可以灌溉一块标准足球场大小的绿地。

而前面也提到了,京东要搭建全球最大的屋顶光伏发电产能生态体系。如果京东仓储得到充分利用碳中和,那将进一步为京东自身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加快碳中和的进程。

目前,京东已经完成第一批12座智能产业园的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仅上海嘉定“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的光伏发电机组,一年发电量就能达到311万度,这些绿色电力白天可供园区的办公照明使用,夜间可以通过“汽车+车棚+充电桩+光伏”的项目试点,为电动新能源车充电。

最后,在运输上,京东也加大了投入,不但拥有自主研发的智能配送车,在常规运输车辆上,京东也在对新能源车辆进行推广。在很多城市道路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行驶中的京东物流车,在这些物流车中,京东物流目前在全国50多个城市投入了超过12000余辆的新能源车,建设及引入1600多个充电终端,每年能够减少约12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运输作为碳中和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京东节能减排的重点投入领域。未来,京东将在北京等重点城市把自营城配车辆全部更换为新能源车辆。

与此同时,京东还在积极探索更多元的新能源车模式。京东物流是国内首个引入使用氢能源车的物流企业,此前已在上海、广州、佛山等地实现常态化使用;此外,京东物流还通过战略合作尝试使用更加高效节能的甲醇汽车。

所以,从整个供应链上来看,京东在碳中和上显然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既迎合自身的业务需求,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双赢的结果。同时,具有京东特色的一体化供应链也能为更多公司带来一定的榜样作用,推动整个行业的节能减排。

在2021年二季度,依托数智化的供应链能力碳中和,京东将库存周转天数进一步降至31天,履约费用率降至5.8%,再创历史最优水平。“31天”这个数字代表着京东可以用31天的时间把全部仓库的货售完并换新。当然,对我们来说,31只是一个数字概念,它需要一个参考。这里与全球零售业以运营效率著称的Costco比较,虽然Costco库存周转天数在30天左右,但是相较于京东管理着数百万个自营在库SKU,Costco的SKU仅有几千个。

京东也在将这样的能力与优势向外释放,以开放合作共赢的姿态赋能更多合作伙伴。有数据显示,京东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达到5.9万,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已过半,这对碳中和的进程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另外,在今年的11.11期间,京东继续在减碳上加大力度。通过量化包装、新能源车运输、分布式光伏发电以及智能设备应用等全链路节能减碳措施,今年的京东11.11期间,仅京东物流就实现累计减碳2.6万吨。

可见,京东一方面充分发挥多年来积累的基础设施的优势能力,从自身做起,推动减碳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实践;另一方面,作为新型实体企业,京东在构建绿色低碳商业模式上具有独特优势,将在探索碳中和过程中积累的能力释放给合作伙伴,实现在整个供应链体系内的降本增效。

豪悦需谨慎!2021年初,A股上市公司豪悦护理全部期货合约平仓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1年初,A股上市公司 豪悦护理(605009) 鉴于前期新建厂房,钢材等原料需求较大,为间接对冲相关材料价格,该上市公司管理层决定进行期货套期保值操作。

10个月时间过去,11月23日晚间,豪悦护理发布公告称,截至11月22日期货结算,公司结合市场的变化情况,已将所持仓的全部期货合约进行了主动性平仓,2021年累计亏损4583万元。

已将全部期货合约平仓

11月23日,豪悦护理公告,截至2021年11月22日期货结算,公司结合市场的变化情况,已将所持仓的全部期货合约进行了主动性平仓。

经公司财务部门的初步测算,2021年度开展期货投资累计投入15310万元,占公司2020年经审计净资产比例为5.49%;累计亏损4583.35万元,占公司2020年经审计净利润比例为7.61%(上述事项对公司财务数据的影响未经审计)。

新华期货 中证期货_期货_期货铝期货macd技术指标分析

截至2021年10月11日期货结算,公司共持有焦炭、焦煤期货合约空单共899手。

此外,豪悦护理还表示,江苏豪悦已在办理期货账户注销相关手续,公司将终止开展期货投资及相关计划,未来仍将主要精力投入主业经营中。

Wind资料显示,豪悦护理是中国个人卫生护理用品领域制造商,专注于妇、幼、成人卫生护理用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产品涵盖婴儿纸尿裤、成人纸尿裤、经期裤、卫生巾、湿巾等一次性卫生用品。

今年来豪悦护理股价一路下跌,从年初134元的位置跌至目前53元附近,跌幅超60%。截至23日收盘,豪悦护理收跌0.87%,报53.68元/股。

新华期货 中证期货_期货_期货铝期货macd技术指标分析

主营个人卫生护理用品的公司为何进行期货投资?豪悦护理表示,“鉴于公司前期新建厂房,钢材等原料需求较大,为间接对冲相关材料价格,公司管理层进行期货套期保值操作。”

据经济观察网,对于这番解释,期货专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理解”,认为其所谓的期货套期保值实则为投机。

前述华东某大宗贸易公司期现业务部负责人称,“套期保值一般要求相同或相关品种,豪悦护理交易品种为焦炭、焦煤,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是为了对冲厂房建设中所需的钢材等原料,所以进行期货套期保值,这种解释是非常牵强的。所以,它实际上是投机。”

投焦煤焦炭期货大亏,公司高层公告道歉

期货_期货铝期货macd技术指标分析_新华期货 中证期货

豪悦护理跨界参与期货交易的品种为焦煤、焦炭,是今年具有极强多头趋势的品种。

据第一财经,从豪悦护理提供的交易信息来看,江苏豪悦在2021年1月投入200万元(累计投资300万元),在2月底赚了43.71万元。直到今年6月,该公司投资额度不断加大,追加了500万元资金,当月累计盈利103.63万元。

但随后, 豪悦护理 期货操盘水平却并不尽如人意。7月开始,双焦期货“一骑绝尘”,焦煤、焦炭期货分别累计上涨77%、40%。公司却在做空方向上接连加大投资力度,因此连遭亏损。

7月份, 豪悦护理 投入500万元,投资额接近上半年累计金额的62.5%,但当月亏损363.14万元,抛开上半年累计盈利金额后,还倒亏了259.52万元。8月、9月至10月11日期间, 豪悦护理 期货投资额剧增,分别达到6000万元、4000万元和4010万元。

期货_新华期货 中证期货_期货铝期货macd技术指标分析

10月14日,豪悦护理证券部工作人员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次之后,我们不会再进行期货方面的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今年1月就已开始期货交易,10月12日才公告称公司期货账户累计亏损(含浮动亏损)6934.15万元。豪悦护理也因信披违规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

对此,公司在10月24日回复上交所的公告中称,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由期货投资产生的亏损深表歉意,公司对主要责任人进行警告和降薪处理。本着勤勉尽责,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期货投资的潜在风险,将尽快有序终止期货操作,对目前持仓谨慎决策择机进行减仓、平仓,尽量减少期货投资亏损,并注销期货账户,后续专心主营业务。

豪悦护理上述行为引起了还证监会注意,浙江证监局于10月22日向公司下发了警示函。浙江证监局认为,豪悦护理公告中“鉴于公司前期新建厂房,钢材等原料需求较大,为间接对冲相关材料价格,公司管理层进行期货套期保值操作”的说法与实际不符,存在信息披露不准确的情形,对公司主体及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志彪、副总经理兼董秘曹凤姣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期货_新华期货 中证期货_期货铝期货macd技术指标分析

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54%

2020年8月,豪悦护理向上海证券交易所递交招股书期货,拟发行不超过2667万股。

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4.65亿元、7.61亿元、14.50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63.69%、90.48%。同期,公司各年净利润为0.22亿元、0.67亿元、1.8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02.41%、176.19%。营收和净利润均涨势凶猛。

但自2019年以来,公司业绩陡现颓势,当年实现营收19.53亿元,同比仅增长34.76%,远低于此前水平。公司当年净利润为3.15亿元,同比增长70.35%,增幅也远不及此前。此外,2020年公司营收为25.91亿元,同比增长32.64%期货,增速进一步放缓。

公司10月22日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46亿元,同比减少19.21%;实现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减少53.72%。而此前披露的中报显示,2021年前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21.72%和48.76%。和此前的高增速相比,2021年公司业绩堪称“大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