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XM

日元汇率持续下跌日元兑美元汇率下跌逾7%去日本真的

受日本央行宣布扩大量化宽松的规模影响,日元汇率持续下跌。自10月底以来近一个月里日元日元兑美元汇率已经下跌逾7%。

日元制造日元的材料_650日元日元_日元

日元贬值了,现在去日本旅游相当于打了个八折,甚至更低。另外,因为日本冬季比较冷属于旅游淡季,所以这个季节旅行社的赴日游报价也下降了2000元左右。但最近去日本旅游的人数却在不断上涨。”西安康辉旅行社的负责人张先生对华商报记者表示,由于日元下跌,近期去日本旅游的游客在不断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近20%。

日元制造日元的材料_650日元日元_日元

有旅行社赴日游人数增加两成

日元_日元制造日元的材料_650日元日元

今年计划去日本旅游的西安市民宋阳,终于下定决心去订机票了,“最近,我发现日元贬值得厉害,现在去那儿消费挺划算,我粗略算了一下,现在和10月份比,光是住宿就能省六七百元。”

日元制造日元的材料_650日元日元_日元

赴日旅游一直是出境游中的热门,北海道、名古屋等地也吸引了大批中国游客前往,近年来因中日关系不明朗,旅游人数有所下降。但近期由于日元贬值,赴日旅游人数开始上升。

日元_日元制造日元的材料_650日元日元

业内人士表示日元,12月份是日本游淡季,因日本下雪,所以参团价格下跌2000元左右,加上日元贬值,所以现在去日本旅游确实比较划算。“日本休闲六日游现在的价格是5480元,比两月之前要便宜,之前有的团高达8000元左右。现在日元贬值,去日本真的很划算。”西安海外旅行社的工作人员李女士告诉华商报记者,按照现在的汇率,赴日游花费与去年同期相比相当于打了八折,仅这一点就吸引了很多人。从10月份以来,赴日旅游人数不断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在20%左右,以年轻人居多。

西安市建工路上一家工商银行的吴经理表示,日元贬值后,最近来兑换日元的市民也在不断增加。

保供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回落市场下行风险开始积聚(图)

受保供稳价政策落地见效及需求偏弱等因素影响,近来多种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回落。其中,12月3日,动力煤主力合约报收848元/吨,较10月19日高点1982元下跌57%;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平仓价和晋陕蒙主产区煤矿坑口价降幅都超过了50%。

受煤价大幅下降带动,近期钢材、铝、玻璃及煤化工产品等价格大幅回落,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明显缓解。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11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为99.2%,跌至2020年2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分项指数显示,当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供需有所失衡,商品库存开始积压,市场下行风险开始积聚。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李大为表示,12月份随着气温继续下降、采暖季工地停工增加,预计后期国内大宗商品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萎缩,商品价格也将进一步趋弱向下。

大宗商品_吉芬商品 韦伯伦商品_大宗现货商品交易平台

大宗商品价格回落

12月3日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为1121,较周初下跌20个点,较周期内最高点1343点(2021-10-19)下降了16.53%。据生意社价格监测,环比下降的商品共133种,集中在化工(共60种)和橡塑(共19种),跌幅前3的商品分别为 R134a(-18.97%)、R22(-13.89%)、炼焦煤(-12.40%)。

自8月下旬起,国内动力煤期货价格从低点的750元/吨左右一路飙升至10月中下旬的1982元/吨,创下历史新高。随后发改委多次表态,严肃查处资本恶意炒作煤价行为,打击囤积居奇。随着政策落地见效,煤炭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产能释放力度大幅加强,价格逐步下行。

进入11月后,焦炭价格经历了八轮降价,每次以200元/吨的速度下调,已从月初的4038元/吨,跌至月末的2438元/吨。受煤价大幅下降带动,钢材、铝、玻璃、纸浆、PVC、甲醇及煤化工产品等价格大幅回落。

大宗商品_吉芬商品 韦伯伦商品_大宗现货商品交易平台

以钢材为例,截至11月底,兰格钢铁全国钢材综合价格为5082元/吨,较上月末下跌607元,跌幅为10.7%。兰格钢铁研究中心分析师葛昕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国内钢材市场已经逐步进入了传统的需求淡季,北方地区需求明显减弱,南方地区维持一定韧性。前期部分钢厂有复产的现象,但随后岁末“能耗双控”政策再次趋严,钢厂复产进程被迫中断。短期来看,国内钢市将维持弱势震荡的行情。

川财证券指出,11月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主要受两大因素推动:一是10月中旬以来煤炭、有色、钢铁等成本整体下行,上游原材料价格高位回落;二是很多中下游行业进入需求淡季。

此外,机构普遍认为,全球流动性转向预期是造成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的深层次原因。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启动“缩表”,受超量流动性支持而大幅走高的大宗商品价格会顺势回落。

关于明年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汪寿阳近日表示,在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逐步复苏、市场流动性有所收紧等基准情景下,基于计量经济模型和系列分析方法,预计2022年大宗商品价格将难以维持高速增长,呈现高位震荡并伴随小幅回落态势。

吉芬商品 韦伯伦商品_大宗商品_大宗现货商品交易平台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对第一财经分析,对大宗商品而言,供给冲击是2021年价格上涨的主要驱动力。疫情反复、地缘冲突等风险不断冲击着大宗商品供应,港口拥堵和集装箱短缺降低了全球供应链效率,碳中和作为新约束对供给影响初现。基准来看,2022年可能是再均衡、短缺收窄的一年。一方面是因为下游需求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损伤,可能难以维持疫后恢复期的高增长;另一方面,随着供应风险消退,上游产量恢复或将继续。

市场供大于求迹象显现

天气转冷、环保限产以及疫情反复给供需两侧均带来影响。李大为表示,淡季来临市场需求缩减更加明显,前期市场刚刚建立的供需紧平衡的局面被打破,市场供大于求的迹象显现,商品库存开始积压。

吉芬商品 韦伯伦商品_大宗现货商品交易平台_大宗商品

11月份大宗商品供应指数较上月下跌0.2个百分点至99.0%。该指数连续五个月下跌,显示随着商品价格的持续波动以及多个省份限产政策的持续推进大宗商品,商品生产利润下滑,部分商品生产受阻产量减少,商品供应量继续下降。

数据显示,11月份钢铁供应量较上月减少3.2%,连续五个月呈现下降态势。从市场情况来看,临近年底,部分未完成限产指标的企业将大力压产以保证达标,另一方面由于采暖季到来,北方部分钢企面临新一轮的环保限产。

李大为认为,从目前供应形势看,随着各地压减任务的落实,年初工信部提出的全年粗钢产量平控目标不仅可以提前完成,预计全年粗钢产量同比还会有2%左右的降幅。考虑到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的趋势,预计后期粗钢产量仍将保持低位。

大宗现货商品交易平台_吉芬商品 韦伯伦商品_大宗商品

但与钢铁供应量下降形成对比的是,煤炭供应保持强势增长。11月份,煤炭供应量继续增加,当月较上月增长3.9%,连续四个月呈现增长势头。11月原煤日产最高超过1200万吨,不断刷新历史纪录,日均产量较10月进一步提升,保障了电厂电煤补库需求。11月份以来,全国统调电厂日均供煤达到81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30%。

李大为表示,虽然11月以来电厂电煤库存持续回升,甚至已经超过去年同期,但是这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挤压其他行业用煤需求实现的,而且真正的冬季用煤高峰即将到来,同时目前绝对煤价仍然处于很高水平,预计煤炭保供政策尚不会轻易退出,12月份国内煤炭供应将继续维持高位。

“从当前大宗商品市场的驱动因素来看大宗商品,市场正面临多空博弈,影响因素包括国内经济运行趋稳、短期供应下降、库存回升缓慢的利多,以及随着消费淡季深入、中期在地产下行和滞胀背景下的需求放缓,加之流动性见顶以及美元上行带来金融溢价的挤出。”李大为预计,整体来看,后期市场的下行风险正在持续累积,商品价格重心预计将进一步下移。

举报/反馈

美国企业在华保持盈利,中国仍然是重要的市场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就贸易、疫情等问题挑起对华纷争。不过,美国企业仍然看好中国市场。根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8月6日发布的报告,2021年,其绝大多数会员企业在华经营保持盈利,中国仍然是美国企业非常重要的市场。

报告显示,美国企业在华继续保持强劲的业绩记录。十多年来,绝大多数受访企业在华保持盈利,提升了其在中国和世界的创新与竞争能力。95%的受访企业称过去一年中国业务实现盈利,64%的受访企业称其中国业务营收实现增长。3/4以上的受访企业在中国的盈利水平与公司的整体业务相同或更高。

报告指出,鉴于企业强劲的业绩表现美国市场,多数企业未来一年在中国的资源投入将增加或保持不变。超过40%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一年加大在华资源投入。绝大多数受访企业在华投资是为了服务中国市场,并且认为中国市场拥有强劲的增长前景。

基于对中国市场增长的预计,78%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的增长前景优于其它新兴市场。

多数受访企业称,过去一年并未减少或停止在中国的投资计划。它们还表示,不会将业务搬离中国。大约87%的受访企业在过去一年没有将供应链的任何部分搬离中国。对于调整了供应链的那部分企业美国市场,只有2%左右将一个或多个供应链部分迁至美国,而12%将部分供应链迁至其它地区。供应链转移的首要原因是中美关系紧张局势造成的不确定性。

据悉,十余年来,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通过《中国商业环境调查报告》持续收集各行各业在华运营的美国企业的观点。今年的调查于2021年6月进行,受访对象是107家会员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