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城投债实在还不起违约也影响大吗?

07-23 新闻动态

       

城投债有很大部分是银行借款,而不是债券。债券违约事小,因为是市场行为,自负盈亏。银行贷款逾期,但是银行的存款又要付息,那么银行也要拉着破产。你说呢。你要知道一点,但凡有一点办法都不会缩减编制,体制内降薪。这种做法只有20多年前出现过。如果不是被逼的没办法,不会朝自己身上砍。而不是你认为的城投债不还没多大问题。

城投债70%是银行贷款。那些抵押物其实价值根本达不到贷款的的抵押标准。你能拿公园去拍卖?你能拿市政道路去拍卖?有人敢买吗?这最后可能发展出中国的次贷危机,不过这个次贷不是穷人买房造成的次级贷款。而是地方政府的抵押物贷款和房地产企业的贷款。

很多人都有这么个认识,认为城投债官方必然会兜底,按照中国的政府组织模式,地方政府不过是中央政府的外延,是亲儿子,那么兜底应该是必然的。但是中央政府还有个亲儿子,叫做金融银行系统,是给中央做各种财政调控的。如果地方政府的负债给核销了,银行系统相当于必然承担这个损失,如果银行不承担这个损失,必然由储户来承担,这问题可就大了,储户承担的话要核销哪些储户的存款呢?

其实如果中国的城投债和美国一样是债券为主,违约缺失问题不大,市场行为,谁买谁倒霉。但是中国不是这样的,实际上地方债大部分都是当地银行或以市政做抵押,以城投公司贷款获得的,城投公司又把这些贷款买入地方政府征集的土地,转了一次手,相当于最后还是地方政府向银行负债。而银行自然知道这些抵押物不值那个钱,但是因为政治压力,不得不贷款给城投公司。这就造成了即使出了烂账,银行根本跑不掉。所以城投债不是简单的债券债务,实际是银行坏账债务。地方债越多,当地的银行出现坏债的概率就越高。这和30年前的三角债是很类似的。当年能间接核销这些债务,最主要是因为当年1元贷款能创造2元GDP,这些债务加起来虽然占比当年GDP不少,但是中国GDP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多发电贷款多创造点货币用电时间就冲销了。而今天不一样,今天已经出现了额通缩苗头,是债务型通缩,贷款创造GDP已经从原来1元贷款创造2元GDP的效率,下降到4元贷款创造1元GDP。你今天放债再多,GDP却上不去了。GDP虽然上不去,但是还款压力却没有减少。故去1年大量工厂,个体工商户倒闭破产关停,很多人以为是疫情造成的,缺失疫情有很大影响,但是根子是这个贷款拉动经济的套路基本快到尽头了。这比房地产经济到尽头还恼火

由此,你可以看到中国的银行业股市估值一般只有净资产的一半。聪明人早就看出问题所在了,不要以为你比实际操作大资金的人聪明,他们对银行股的现有估值其实就代表了,他们非常不看好银行的未来。他们如果判断错了,可不是知乎一样,网页一关当不知道,那是巨大的经济损失。

正因为地方负债过高,不少地方的事业单位已经发不出工资了,因为这些的单位的收入都靠当地政府调拨,同时也有些公交公司停运,公交公司本身也是靠当地政府拨款资金补贴,政府都没钱了,自然无法补贴。

从遵义城投暴雷,到前2天的昆明城投出问题,一个个开始暴雷都指向一点,全面开花的情况很接近了。从昆明地铁3个月没发工资就知道,昆明地铁也属于昆明轨道交通集团,修建地铁时成本是8亿每公里,还要加上各种附属设施,集团大楼,昆明轨道交通负债是1000亿往上。全国44个城市有地铁,但是只有5,6是正常盈亏平衡,唯有深圳地铁是赚钱的。深圳地铁靠地铁赚钱吗?当然不是,是靠房地产赚钱。44个地铁城市,仅有17个城市的上座率是达标的地方债危机数据图,换言之60%以上的城市地铁根本用没有用起来。建造这些地铁需要大量的成本,更重要每年还钱还需要海量成本。比如昆明地铁每年要补贴入8亿人民币,1000多亿的负债,每年至少要40亿的利息,这还是不考虑还本金的情况。这每年必须要有50亿的成本投入。而这些投入需要靠卖地,转移支付,税收来支撑。卖地这条路基本熄火,税收也没有进展,转移支付每年都是定额。收入不增长的情况下,支出没变化,必然会造成发不起工资这种降薪裁员的方法来稍微弥补。这还是不还本息,进行债务展期的情况。要知道这些债务大部分都是靠银行借款,25%左右是债券。未来必然银行盈利能力会下降。因为银行给储户的利息是每年必须要发的,而地方债务很大部分是无法还本的。这给银行造成了巨大的风险敞口。当然昆明市政府很快辟谣说是假的。其实是不是假的并不重要。到期还钱财最重要。舆论只能改变认识,却不能改变物理规则。

这一切背后的根源都是超前负债,其实政府和个人没什么区别。钱好赚的时候可以随便用钱,钱不好赚的时候,任何一个小缺口都要命。目前我国融资总额4月份是360万亿,绝大部分都不是股权投资,而是有息债务。按照4%的利率计算,360万亿每年需要偿还14.4万亿,考虑到部分是不用偿还利息的股权投资,那么也必然在12万亿以上。可是中国去年GDP增幅是7万亿。也就是说,真个社会,赚的还没有欠的多。这才是大麻烦。这才是从总体宏观上,今年经济突然性的出现各类债务危机的原因。

地方债只是众多债务的一种。个人的负债也是极其要命的,目前表内个人负债是75万亿。表外的那些民间贷款网贷总量不会太多。企业负债更是惊人。要知道我国这几十年经济发展实际就是一个表内贷款驱动经济发展的过程。和美国主要以市场债券,直接股权融资为主不同。表内贷款是直接释放的货币。因为你表内贷款的前提是有抵押物,信用贷款是很少的。抵押物不能发生大的资产价值波动。比如你像银行抵押了1000万的房产,而因为地产价格下跌到500万,你首付只有3成,那么银行是有权力像你要求补足这200万差额的。这是房贷的情况,地方债也是如此,因为我国限制了地方向银行贷款。那就成立城投公司向银行贷款,城投公司是国有企业,将地方的轨道交通,市政建设作为抵押向银行嗲款,其实这些抵押物是没有真正市场交易价值的。至少对于国内的公民是没有价值的。但是,就是通过这种操作换来了资金进行地方市政建设。但是这些抵押物的估价是不能下跌的。估价下跌了就是风险敞口。损失都要由银行承担。很多人以为没钱还,大笔一勾销不就好了。如果债务勾销了,但是银行里存的钱谁来付款?按照现有中国存款分类,280万亿存困里,居民部门有130万亿,就是现在银行里的存款有一半是居民部门的钱,另外一半是企业和政府的钱。

这当然不是无解的,方法都有好几种,每一种都有极大恶果,也能缓解现在的情况。虽然中央说不对地方债负责。但是我国的情况和西方国家是不同的。西方国家大部分是联邦制,也就是地方官员的人事权并不在中央政府手里。比如美国的州长市长检察官都不是总统认命的。而中国虽说是地方人大认命的,实际都知道,是中央认命的。这就造成了地方不能实质性破产。最后还是要中央来买单,最多就是让地方过过紧日子而已。

地方债违约,刚性支付一旦被打破面临的后果就是,市场债券即使兜售都只能向特定的机构,比如国家开放银行用自己的资产来购买,而普通投资者根本不敢购买,普通金融机构也不敢购买,因为你没有免死金牌。实际变形成为国家兜底。那国家兜底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如果信贷货币不是由有用的资产进行抵押,或资产抵押物价格变动太大,那么信贷货币本身会出现非市场正常借贷的币值问题。最近是有例子的,就是法币和金圆券。根本没有任何抵押物就随便发行,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这是要动摇政权根基的。和这个比地方债根本不算什么。这些年虽说人民币也是超发,但是都是正常抵押借贷,尽管用城投公司打掩护,好歹也抵押了不少市政和土地。都还没超出范畴。

地方债务的刚性支付并不是一定会打破地方债危机数据图,还有更多其他的玩法,但是如果不出台政策,必然会打破。由此我预估今年下半年就会有经济刺激政策出台,未来从来不是确定的。但是很多人这几个月都抗不过去,房子被没收,真的很惨。不过中国这种做法如果不改观很快就没有空间了。1是城市化接近70%,2是大基建基本完成,3是债务拉动GDP很难,目前的债务大部分没有进入消费领域4是人口出现负增长,中国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了,今年初已经被印度取代。

我个人估计是放开农村土地买卖概率最高,要知道城管建立后,中国很快就住宅市场化了,现在的新机构很可能是为了未来的政策打前站。15年用了个棚改推迟了危机爆发,真到没钱用的时候,什么国策之类都会修改。当年改开遇到的阻力比现在农村土地开放大多了,不一样实行了。你们多看看历史就知道,国策也是可以改的。

其次是棚改2.0版本,毕竟城市还有很多老城区没改变,还有一定空间。这个套路可以消化地产存量,但是无法让更多土地拍卖,最多就是解决了地产商的银行负债问题。

再次概率较高的方法是全民发钱。从中国的历史看,这个概率最低,但是也有一定可能,比如疫情期间很多城市就发了消费券。

还有个可能是多种数段一起使用,并在不久就推出资产税包含房产税和遗产税等税种,而且中间间隔不能太久,这个才可能让地方政府有长期财源,否则手段用光了,10年内又没钱了才难办。房产税阻力会比计划生育还大。不过真没钱了,阻力算什么。我预计下一轮债务危机前房产税必定推出。按照中国8年一个小经济周期计算大概会在2030年之前。不过如果不改掉花钱无节制的做法,长期看,雷不会消灭。

地方债的问题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问题,合并地产公司负债,钢材水泥等建材,家具家装家电企业负债都是一体的。这些负债要占据中国企业负债很大一部分,同时影响个人居民房贷问题。从2008年起,其实房地产就已经和中国经济连到一起了。地方债暴雷会联动所有负债一起暴雷,所以你看到这2年,地方债问题和失业是交互在一起的。其本身根源都来自于负债 太高,而GDP不能与负债同比上涨。截止到今天中国负债总人口是8亿以上,除去老人和小孩,基本上10个人里8个有负债,只是负债多与少的问题,负债是长期的房贷还是短期的卡贷车贷和网贷以及个人经营贷款的区别。恒大,融创,万达的相继出问题,代表中国的头部地产商都要沦陷了。地方债问题也同时出现。本来土地财政和地产就是绑定在一起的。失业扩散也和这些密切相关,光是基建和房地产从业者就高达5000万劳动力,合并各类家电,家具,家装,建材,上下游产业链,再扩散到采矿基本化工,甚至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基本上中国一半劳动力都受牵连,如果考虑到社会经济循环的一体化,全部牵连。地方债就不只是地方债问题,地方债违约开始就是中国经济全面下滑的起点。相信中央有自己很好的策略,我估计也不会太久就会公布。

能抗住房贷的失业老铁,多坚持一段时间,不要倒在黎明前。一旦危机就是系统性危机,在中国除了极少数人,没有一个人能逃过。你说我是教师我没事,90年代末期大量教师公务员发不出工资,好几个月,而且包含公检法,这些历史你知道吗,我一个朋友的父亲当时是法院庭长,也是好几个月一分钱没拿。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你说我吃利息,不工作躺平,好吧,只要银行安全你是安全的,但是系统性危机银行业不一定是安全的。中央一定会有刺激计划的。1992年南巡,2001年加入WTO,,2008年4万亿计划,2015年棚改启动,2023年--------------------?过去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经济是以8年为周期左右波动的,大周期是以31年为周期波动的。多坚持哪怕几个月。房贷咬牙也要交上,真给你法拍了,什么都没有了,最怕倒在黎明前最后一刻,之前的一切全部归0.我全文的意思从来没有说中国的经济未来是确定的,90年代末期日本刺破房产泡沫,日本经济低迷了30年。而今天中国有更好的选择,房地产必然是有泡沫的,但是现在关口是不能用粗暴方式刺破的。地产税是地方财源长期稳定方式,必然是在经济刺激计划后才可能公布,现在就上地产税,概率上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