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母基金研究中心 ID:mjjyjzx」
9月7日,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城市副中心“两区”建设金融成果发布暨签约活动」现场,国科嘉和董事长王戈宣布,由北京金融局指导、中科院投资的国科嘉和基金作为管理人、通州区落地承接的「北京科创接力基金」正式启动筹备。
作为北京S基金市场的基石基金和首支“做市基金”,北京科创接力基金首期目标规模200亿人民币,并面向全球机构资金广泛募集。
据介绍,此次北京科创接力基金设立的远景目标,是围绕北京S基金市场,逐步打造“1+3+N”的基金体系,形成千亿规模的活跃交易资金群体。
其中,“1”是北京科创接力基金作为S基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发先试,“3”是设立3支由行业重要参与者发起,围绕“S市场”开展业务的大中型基金,“N”是聚集“N”支在S市场长期活跃交易的中小型市场化S基金。
北京科创接力基金将充分发挥份额转让试点功能,为打造金融改革开放的“北京样板”添砖助力,并引导形成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募投管退”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促进金融与产业资本循环畅通。
王戈在发言中提到,结合北京自有科创中心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以及国科嘉和多年来作为基金管理人在硬科技投资领域的经验,依托国科嘉和硬科技产业生态圈和专业成熟的基金管理体系,希望联合北京市政府通过打造产品供给制度,为S基金的发展构建良好的生态基础,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交投活跃的S生态中心。
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S基金(Secondary Fund)是一类专门从投资者手中收购基金份额、投资组合的基金产品。为了区别S基金与其他类型的私募股权基金机构,提高在股权投资市场中寻找优质的有落地能力的S基金机构的效率,母基金研究中心对“S基金”的定义为:1、从基金的投资者手中收购基金份额或企业股权的母基金;2、有专门的S基金管理团队;3、已在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备案;4、S基金的存续管理规模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
母基金研究中心关注到,中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正在悄然兴起。随着近年来社保基金、保险资金、政府引导基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进入私募股权市场,一级市场资金总量加速增加,而该等机构投资者对基金资产流动性更高的需求,将会推动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的快速发展。部分市场先行者已经率先捕捉到了中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的交易机会。尤其是部分私募股权母基金管理人凭借长期积累的与其他基金管理人的良好关系,能更好地捕捉到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的相关转让信息,并已在市场上设立和运营S基金。例如深创投等知名机构,近年来均成立了专注于私募股权二级市场交易的S基金。
此外,政策的支持也是S基金发展路上的重要保证,中国政府在政策上积极响应国内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的到来。2020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在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
北京已经率先做出探索实践,2020年12月10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同意北京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这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份额转让试点,VC/PE行业翘首以盼的S基金交易平台终于面世。
2021年4月,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发布了与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相关的11项业务规则,在全国率先为S基金份额转让提供了规范指引,填补了当下国内S基金交易规则体系的空白。
2021年6月,《关于推进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这是国内首个基金份额转让交易的指导意见。这体现出北京市对于发展S基金的坚定决心,此次北京率先在全国建立私募投资基金份额转让政策体系也是恰逢其时,在S基金发展热潮席卷行业之时,为全国S基金市场发展打出了“北京样板”。
近两年,国内最早设立的一批引导基金陆续进入退出期,退出压力成了困扰许多引导基金的难题。
对于引导基金来说,母基金通过子基金退出,实质是子基金的退出问题,而目前主流的基金退出方式还是通过IPO、并购、回购这几种途径来退出,相当于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随着退出时间的到来,建立规范的二手份额交易市场迫在眉睫。
《指导意见》支持国资相关基金份额进场转让,这为许多产业基金尤其是引导基金解了“燃眉之急”。“通过不断完善市场交易的政策体系,在全国填补了这方面的政策空白。”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妍表示基金规模,比如国资基金份额要怎样交易、需要什么样的程序,之前是没有明确规定的,此次意见就非常明确地提出,鼓励和支持国资基金份额参与进场交易。
此前,在“蹒跚学步”的中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导致难以分清商品好坏,只愿意付出平均价格。因此,北京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所起到的意义至关重要。本次北京发布的《指导意见》更是直指行业痛点,明确国资基金份额转让和退出路径、探索建立基金份额登记备案和出质服务体系,正如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总经理成九雁表示,份额转让市场良性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常态化交易,“意见出台将改变过去转让时的一事一议,让份额转让有章可循,进一步优化提升转让的效率和规范性。”
本次正式启动筹备的200亿北京科创接力基金就是北京S基金市场的基石基金和首支“做市基金”,这也是截止目前目标规模最大的一支人民币S基金。此前,在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推动下基金规模,清科、英国科勒资本、中关村发展集团已在京新设S基金。在6月末发布的《指导意见》中,北京明确提出支持发起设立S基金、支持外资机构在京设立S基金,并对相关事项予以大力支持,可以预料到,北京地区的S基金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北京也有望成为S基金业态的集聚之地。
在私募股权转让平台方面,除北京外,7月15日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研究在浦东依法依规开设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股权份额转让平台,浦东有望设立国内第二家S基金公开交易平台。除此之外,其他地方政府也纷纷抓住风口机遇,苏州、青岛、淄博、广州、三亚等地均提出要探索设立私募股权二级市场转让平台试点。
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本土S基金设立,随着更多S基金交易平台试点的建设完善,中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将在2021年迎来关键性的机遇。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支持政策帮助S基金交易业务高效优质的发展,成为S基金发展的坚强后盾。我们也期待着浦东转让平台后续的落地,相信这将为中国S基金行业带来示范效应。
母基金研究中心发现,今年以来,中国的S基金开始大爆发,外资S基金涌入的同时,本土S基金也在迅速成长。正如国科嘉和董事长王戈所言,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存量基金份额和基金持有待转让的企业股权非常巨大,且相较于欧美等成熟市场,中国的S基金发展节奏极不对称,甚至才刚刚起步,这给S基金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弥补历史缺口的刚需和短期巨大的爆发成长空间。
今年,重磅S基金交易接二连三达成:LGT 资本成功募集60亿双S基金;君联资本宣布完成2.7亿美元医疗续期基金交易;不惑创投完成人民币转美元的基金重组;深创投S基金与华盖资本联合发起设立国内首只人民币架构的重组接续基金;越秀产业基金S基金、深创投S基金等完成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的份额受让投资;凯联资本牵手上实盛世S基金、广州新兴基金,共同参与了松禾成长基金的S基金份额交易;洋河股份以12.8亿元出资受让了云锋基金10%的份额……
其中,信银理财对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也是银行理财子公司首次对S股权基金进行直接投资。我们认为,今年S基金交易成功的好消息接二连三出现,也是为中国的S基金行业带来新的活力与信心提振,为有类似想法的GP们进一步探明了道路。在中国目前信用相对缺失、退出受阻的环境下,整个资本市场对于基金退出路径多样性的需求随之提升,很多卖家出于流动性需求对价格不敏感,S基金的优势也越发凸显。
S基金背后的LP也更加多元化,6月28日,光大控股宣布,旗下首支S基金成功设立,该基金由光大控股携手光大永明保险发起设立,首期规模4亿元人民币,目标规模10亿元。光大控股表示,将以此为起点,正式布局S基金市场,并根据行业趋势和市场需要,探索设立系列S基金。
如上所述,S基金发展在国内已经迎来风口,且目前已经得到了政策支持,但总体来说中国S基金的发展还属于早期阶段。同时中国一级市场的退出环境较为严峻,对多元化退出渠道有着较强诉求。与海外私募股权市场中长期资本为主的LP结构相比,中国的一级市场资金来源更为多样化,形成主要以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母基金、银行/险资、上市公司、高净值个人为主的LP结构。
我们预期,未来市场化运作的长期资本(社保、养老、银行等资金)被引导入市后中国LP行业的结构将会发生调整,加速GP的优胜劣汰并帮助资产重新定价,并加快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的发展。
此外,S基金行业的发展也面临挑战:国内的S基金交易以个人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及违约性认缴份额为主,由于当前市场缺乏规范的询价过程及专业服务中介,加上当前许多项目账面估值虚高、退出渠道拥挤、VC资产难以合理评估的情况下,买卖双方在S基金的定价上较难达成共识。
长期来看,S基金的发展会更加多元化,需要建立整体的行业生态系统,完善前期的宣传推广工作,帮助LP去了解二级市场的好处,对行业发展的帮助。同样需要加强中介服务商方面的发挥空间,现在国内市场发展比较慢,中间商对提高交易效率发挥的作用有限;随着市场的发展成熟,中间人财务顾问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帮助整个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总体而言,随着市场的完善,S基金未来的信息披露、撮合机制、流动性、估值会更加成熟友好,让更多的机构投资人了解并进入S基金行业,共同促进这一行业的发展。从国外的经验来看,S基金行业是PE/VC行业到一定成熟阶段必然的产物,我国的PE/VC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很长的道路,在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扮演者特别重要的角色。
此外,国内的私募股权二级市场也存在一些海外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早期的特征,例如,咨询中介缺失、估值定价难、资产大多折价出售等等。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几年中出现的GP募资高峰和项目IPO退出渠道不畅的问题,也给国内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相信未来几年,会有更多基金管理人借鉴海外S基金发展的宝贵经验,推出一系列S基金产品。LP们也能够与时俱进,充分利用S基金的特征,灵活调整资产配置,从而实现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