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年底基金纷纷限购,投资计划需要重新制定吗?

12-22 新闻动态

         
股民免费领美金,XM全球外汇交易:xm.com

2021年即将进入尾声,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也开始准备收尾工作。在年终“排位赛”冲刺阶段,公募掀起的一波限购潮尤其引人关注。

以暂停申购起始日统计,截至12月14日,本月高达289只基金(A/C分开统计)暂停申购或者暂停大额申购。

为什么在这一时间节点,基金公司纷纷限制旗下产品的申购额度?基民作为基金的购买方,对基金的募集、发行、运作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基民们的热情申购,在一些时候反而可能起到反作用。

基金限购的原因很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担心基金份额规模快速增加之后影响基金的业绩表现。在年底这个时点,这个原因的权重更大。

如果你的基金限购了,首先要看基金限购行为背后的逻辑和原因,再相应地进行投资安排的调整。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面对基金限购,基民有哪些招数可以应对。

规模骤增,真的会影响基金业绩

基金限购的核心其实是怕影响基金投资运作,同时也是保护持有人的利益。假设某只基金净值为2元,基金份额为2亿份,那么基金规模就是基金净值*基金份额=2元*2亿份=4亿元。由于该基金业绩良好,颇受机构资金青睐,机构资金买入2亿元。这样一来,基金经理的持仓比例就降低了。

但从基金经理的角度来说,并不是随时都可以快速调整仓位,比如说有些基金经理喜欢体量小的、成长性好的上市公司,但是这样的标的有时候会存在流动性不足或者投资比例的约束,影响基金经理的投资。

当市场上没有他认为值得买的资产,或者处于震荡行情中趋势难以把握时,在基金经理完成投资之前,这部分资金会以现金的形式存在基金投资账户里面,或者是购买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等低风险资产。

机构大额申购之前,基金规模的4亿元,申购第二天这部分金融资产的累计收益为500万。如果没有新增的申购,那么原本基金的涨幅应该是:500万元/4亿元=1.25%。

但是加上新增的、以现金形式趴在账上的2亿元,这2亿元没有产生多少投资收益基金规模,这时候基金涨幅为:500万/6亿元=0.83%。

岁末年终往往是基金公司冲刺业绩、“跨年”布局的重要时间点,在这一重要关口,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当然不希望因为这笔“巨款”,拽下自己漂亮的收益曲线。在限购的权益基金中,八成以上为知名基金经理旗下产品和业绩排名居前的绩优基金。

和我们常规认识不同,不仅仅是股票型基金怕影响业绩,主打稳健的债券型基金也在谨防被摊薄收益。

仔细分析12月起限购的基金投资类型我们可以看出,债券型基金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超过2/3。

对自己业绩有要求的基金经理会将自己管理的资金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规模,既不会造成资金站岗、投资的公司也比较熟悉,也不会超过他的能力边界。明星基金多次限购,可以一定程度帮助控制基金规模

如果不限购,不断涌来的基金可能造成基金经理被迫需要配置并不特别看好的品种,对于长期业绩表现也会产生伤害。

基民一起买,对明星基金影响有多大?

大量资金申购对基金收益造成的影响我们现在可以理解了,有的投资人可能会觉得,我们作为普通投资者,也没那么多钱,零零散散地申购应该影响不大吧。

散户申购基金,一天两天看下来确实基金规模增长得没那么快,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当基金业绩优秀时,会吸引大批散户入场,体现在季报上,就非常明显了。

就以今年冠军基金候选产品为例,截至12月13日,基金经理崔宸龙管理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以123.49%的收益成为年内权益类基金业绩冠军,基金规模166.29亿元。并且,这份成绩远远地甩开了今年以来收益率为86.48%的第二名——信诚新兴产业混合A。不出意外的话,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就是今年的“冠军基金”了。

基金公司早早就开始了布局,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早在7月和9月就开始相继布局,暂停大额申购了。

但即便防住了机构资金的猛烈进攻,个人投资者的财力合计也能推高基金规模

对比一下一季度和三季度规模,就可以看出资金有多青睐这只“绩优基金”。截至2021年中报,该基金个人用户占98.51%,机构用户占比1.49%。这大概率是散户蜂拥,抬升了基金规模

除了基金规模过大不易控制,基金限购有时候还能防止基金与指数走势偏离。我们就以被称作“国民第一基”的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招商中证白酒指数(LOF)基金为例,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规模达到了928.95亿元,为全市场最大的权益类公募产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三季报数据显示,基民在三季度期间频繁进出招商中证白酒指数A(LOF)基金,申购份额达到531.8亿份,赎回份额也达到333.04亿份。有网友称,“有人在拿基金当股票炒。”

虽说基金公司可以挣到申购赎回费,但是这样大进大出也无疑会对指数跟踪误差产生影响,导致基金与指数的走势偏离度变大。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A自11月2日起,暂停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单笔或累计超过10万的申购;招商中证白酒指数C自11月2日起,暂停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单笔或累计超过5000元的申购。

据中国证券报,招商基金回应限购时表示,希望能通过限购来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观念,避免频繁申赎,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

如果遇上基金限购,怎么办?

如果你持有的基金遇上了基金限购基金规模,也有办法应对。依据基金限购的不同情况,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应对方案。

情形一:检查定投计划。假设你的基金单日申购上限为1000元,而你设置的定投计划是每周一次性投入2000元,那根据基金公告,“如果超过限额,基金有权部分或全部拒绝”。你可以重新设置定投计划,比如周二买1000,周四买1000。这样既不打扰你的定投计划,也没有违反基金公告的单日限额。

情形二:绕开限购,在二级市场买。比如说LOF基金,既可以在场外市场进行基金份额申购、赎回,又可以在交易所(场内市场)进行基金份额交易和基金份额申购或赎回。这类基金可以像股票一样在场内交易,所以只要有人愿意卖,理论上是不限购的。另外,由于场内、场外两种交易模式的差异,LOF基金时常会出现场内折价或溢价的情况。

场内基金购买和买股票一样,只要在券商开好户,填入基金代码和份额,就可以直接购买场内基金了。

情形三:重新考虑购买决策。基金限购,有时可能是因为基金经理觉得风险大、不容易管理,这种情况其实可以相信基金经理的专业判断,不要一根筋,非买不可。

情形四:某些基金为了良好的运作限制大额申购,又恰巧是陪伴你多年的“重仓”基金,如果不想失去在这只基金中的份额,最好选择“分红再投资”,免得因为基金分红而被动下车,再想增持又被限制申购的规则挡在门外,就吃亏了。

情形五:跟住优秀经理,分批建仓。其实,基金限购也是检验基金经理能力的一个好机会,如果你发现你关注的基金经理没有任由基金规模扩大,也没有因为基金规模扩大而风格偏移,反而是能守住规模、坚持自己的投资风格,这样的基金经理可以重点关注。如果想提高仓位,在基金限额的情况下也可以分批加仓,可以一点一点累积份额。

(文中基金仅为举例,并非推荐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产品实际收益,不构成产品的任何收益承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