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

04-18 财经资讯
       

金融危机是冷战后频繁发生的经济现象之一。 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997年下半年,美国著名金融家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向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一系列进攻,并取得巨大成功,导致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积累外汇。过去几十年消失。 转眼间就消失了,引发了二战以来对这些国家各个层面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亚洲金融危机。 1998年6月至7月,索罗斯瞄准港元,开始对香港股市和期货市场发起有计划的进攻。

东兴西击

自1997年10月以来,国际投机者已四次袭击香港股票、外汇和期货市场,前三次均获得巨额利润。 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国际投机者对香港股票、外汇、期货市场发起第四次进攻。 他们再次利用对冲基金纷纷攻击港元,以推高利率和利率。 不过,他们对港元的攻击只是表面的,股市和期货市场才是真正的主要目标。 向东打假、向西进攻,是索罗斯等国际投机者进行投机活动的一贯手段,并多次获得成功。

1998年6月和7月,当恒生指数攀升至8000点高位时,对冲基金大举做空恒生指数,并在恒生指数中建立了大量空头头寸。 对冲基金在恒生指数上建立空头头寸,是因为他们预期香港股市遭受打击后恒生指数将大幅下跌。 恒生指数期货合约的价格为每点50港元。 也就是说,如果建立空头仓位,恒生指数每下跌一个点,就能给空头带来50港元的利润。

众所周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开启了香港的新时代。 然而,对于国际投机者来说,这恰恰为他们提供了制造麻烦的机会。 香港未来将走向何方、香港经济社会将发生怎样的变化等一系列疑问,不仅让外界心存疑虑,也让香港民众感到困惑。 恒生指数代表了香港的金融市场,乃至香港的整个经济和政治前景。 它是香港经济的“晴雨表”。 只要能撼动恒生指数,就能削弱人们对香港经济的信心。 在这种情况下,恒生指数大幅下跌,很可能会引起投资者的盲目恐慌,从而达到渔翁得利的目的。

魔言迷惑人浑水摸鱼

国际投机者在证券市场大举做空股票和期货,极大打压恒生指数,导致恒生指数从1亿点暴跌至8000点,直指6000点。 暴风雨即将来临之际,证券市场利空消息满天飞。

投机者趁机散布谣言,扬言“港元即将与美元脱钩,贬值40%”、“恒生指数将跌至4000点”等。 其目的无非就是扰乱人心,制造混乱,然后趁乱浑水摸鱼。 8月13日,恒生指数一度下跌300点,跌破6600点关口。

国际投机者在打压恒指的同时,在恒指期货市场积累了大量空头头寸。 恒生指数每下跌1点索罗斯炒外汇赚几百亿,每张空头合约可赚取港币50元。 8月14日之前的19个交易日,恒生指数下跌超过2000点,每张合约都能赚到10万港元以上。 收入高得惊人。

透视汉奸及香港政府的打击

国际投机者在泰国、马来西亚的猖獗行为,给这些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可以说,他们是不怀好意而来的。 因此,在分析和研究亚洲其他市场情况后,为了维护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香港政府决定部署巨额资金来打击这些疯狂的国际投机者。

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金融战争,以金钱、智慧和勇气为武器。 挑战者和响应者都清楚地意识到其成功或失败所涉及的利益和风险。

首战出奇胜

1998年8月5日,投机者一日抛售超过200亿港元。 香港金管局一改以往的被动做法,动用香港财政储备吸纳全部资金,将外汇市场稳定在1美元兑换7.75港元的水平,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只升不降轻微地。

1998年8月6日,投机者抛售超过200亿港元,香港金管局拿出新策略——不仅接受订单,还将吸收的港元存入香港银行体系- 从而稳定银行。 银行间利率的作用是因为一旦银行间利率上升,股市下跌是不可避免的。

8月7日,由于部分公布中期业绩的蓝筹股表现不佳,股市大幅下跌,导致恒生指数全天下跌212点,跌幅3%。 7月7日至13日随后的交易日,香港政府继续采取吸纳港元的方式稳定银行同业拆息索罗斯炒外汇赚几百亿,从而稳定股市。 然而,由于股市投机者大举卖空,恒生指数最终跌至6,600点附近的低点。

8月13日,恒生指数被打压至6660点后,香港政府组织香港及内​​地资金入市,与对手展开8月股指期货合约争夺战。 投机者希望打压指数以配合做空期货,而香港政府则希望持有指数,迫使投机者无法兑现他们在8月底之前高位卖出的所有合约。 香港政府入市后大量买入国际投机者做空的8月股指期货合约,推动期指从入市前的6610点升至24日的7820点,高于平均仓位投资炒家开盘价7500点,取得初步胜利。 。 当日收市后,香港政府宣布动用外汇基金干预股市及期货市场。

8月14日,香港政府正式参与股票和期货交易。 为了维护港元,香港政府将大量外汇资金带入股市和期货市场,与投机者直接对抗。 香港政府指示中银、多利、和盛等香港多家券商买入恒生指数蓝筹股,称不惜代价将8月期货指数上调600点。 香港政府一改此前“积极不干预”的政策,给投机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沉重打击。

金融管理局代表央行直接干预期货和股票市场,这在全球开放资本市场上尚属首次。 香港政府宣布动用外汇基金干预股市和期货市场,令市场感到意外。

随后,投机者调动言辞,发起全球舆论战,攻击香港政府。 与此同时,投机者也不甘心投降。 他们再次玩起了“东进西攻”的把戏——迫使俄罗斯于8月16日宣布放弃捍卫卢布的行动,导致欧美股市全线暴跌。 8月17日主板xm外汇,以“围魏救赵”冲击恒生指数。 然而,令他们大失所望的是,恒生指数在8月18日却差点落空,收盘仅小幅下跌13点。

生死决战“8·28”

首战成功并不意味着对手会弃城投降,因为距离期货合约交割还有一段时间,而港府知道前方还将有一场恶战。 果然,8月25日至28日,双方展开了阵地转移战。 香港政府的目的是迫使国际投机者为投机行为付出高昂的代价。

1998年8月28日,是香港恒生指数期货8月合约的结算日。 这也是香港政府打击以对冲基金为主的国际游资以控制香港金融市场的第10个交易日。

经过前几个交易日的激战,双方迎来了首次决战。

上午10点开市仅5分钟,股市成交额突破39亿港元。 半小时后,交易额突破百亿港元。 截至上午收盘,成交量已达400亿港元的巨额,接近1997年8月29日创下的日交易量460亿港元的历史纪录。

下午开市后,卖压不减,成交量持续上升,但恒指及期指仍维持在7,800点上方。 随着下午4:00钟声的敲响,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恒生指数、期货指数和交易金额最终分别锁定在7829点、7851点和7900点。

1998年8月28日,对许多国际投机者来说是令人心碎的一天。 这是香港政府自1998年8月14日干预市场以来的最高高潮,也是香港政府针对外汇、股票、期货市场投机者的投机策略的主体。 “体”取得重大胜利。 香港政府将恒生指数从8月13日的6660点推高至8月28日的7829点,并迫使投机者高价交割8月股指期货。 此前,投机者已在8月股指期货上建立了大量空头头寸。 这样一来,即使他们翻仓,成本也会非常高。 一旦平仓,巨额损失在所难免。

乘胜追击,取得彻底胜利

在“8·28”战役中,香港政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不过,对于国际投机者来说,期货转让是一个可行的选择,更有可能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 因此,对于香港特区政府来说,“8·28”之战只能算是阶段性胜利。 香港政府决定9月份继续推高股指期货价格,迫使投机资本亏损离场。

9月7日,香港金管局颁布外汇和证券交易结算新规,极大限制了投机者的投机活动。 恒生指数当日飙升588点,收报8,076点。 再加上日元升值、东南亚金融市场企稳等一系列因素,投机者资金和汇兑成本大幅上升,不得不撤退:9月8日,9月合约价格上涨至8220点。 8月底展期的期货合约将被迫平仓退出,导致每张合约亏损4万港元。 此时,国际投机者见大势已去,弃甲而逃。

入市以来,香港政府已花费逾100亿美元,消耗外汇基金约13%。 数额已大大超过1993年“英镑之战”中英国政府用于对抗国际投机者的77亿美元,堪比称其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摘自《热钱偷袭:我们如何应对》,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2011年8月版,售价: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