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资深黄牛:我做打桩模子的日子

10-01 财经资讯
       

外汇券的黄金年代

1981年夏末,那年我19岁,因为打架,吃了官司。接下来的四年,一直在安徽接受改造。我的瘌痢头就是那时候生疥疮留下的,后来刑释回到上海,招工单位一看我这腔调没人敢要,家里人对我也是各种嫌弃,只能到社会上“混饭吃”。

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滩黄牛,我们一开始倒腾的,还是市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和副食品,代表品种是粮油票、布票、肉票和烟票。也有小品种的票证,比如:自行车票、手表票,算得上是一票难求。

要知道,当年只有凭票才能买到最高端的“永久”17型、“凤凰”18型的自行车,或是“上海牌”的14钻手表。如果能弄到这么一张票证,至少能换三口之家半年定额的肉票,绝对是赚大了。

遇到周末、节假日,我们也会成群结队跑去电影院和文化宫,抢些紧俏的电影票、录像票,倒手卖每张加个三五毛。

贩电影票是有讲究的,要靠中央位置、座位连号、两张一组。然后在电影院外面,找那些谈恋爱的小情侣。不要怕难为情,你要贴过去跟他们说,售票窗口的票子已经卖光了。那时候谈朋友的脸皮薄,只要票价贵得不离谱,一般他们都愿意从你手里买。

黄牛入行两三年,盯人、轧苗头、躲公安,这些本事都学得差不多了。心里想着不能老是零敲碎打,跟十六铺上来用大米、鸡蛋换票子的江北人一样混吧。所以后来,就去专门做“外汇券”的生意了。

“外汇券”学名“外汇兑换券”,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国家外汇紧缺,大部分商品仍然处于配给供应的阶段,但改革开放的小风已经开刮,海外友人、归国人员也日渐增多。一方面,他们手头有国库急需的各类外汇,另一方面,这群人去过花花世界,对商品消费也有着比国内百姓更高的需求。

于是国家想出了这么个妙招:热烈欢迎来中国的海外朋友们,你们兜里的美金、马克和日币,先请统统拿出来;我们会等价给你们专门的“外汇兑换券”,用它,你们就能在中国的特定场所,购买到特定的优质商品啦。

这样一来,外籍人士或有旅外经历的国人,手里握有堪比人民币的“外汇券”,可同时“外汇券”只能在指定的商店和宾馆使用。虽说它能买到一般市面上所买不到的商品,但它能使用的范围和便捷程度,反倒远不如人民币。

我们总不能让人家老外想尝鲜吃个“油墩子”也掏“外汇券”吧。就算老外肯,卖“油墩子”的也不敢收啊。这时候,黄牛出场了。

我们当时收进的价格是1.1左右,就是每1元“外汇券”用1.1元的人民币买过来,然后再加价到1.3元卖给需要的人。一进一出的纯利是0.2外汇黄金群,看上去不多,但如果考虑到常常是导游带着一个旅游团的老外来集体交易,这里面的利润可就厉害了。

至于“外汇券”的出手,是从来也不愁的。毕竟,“外汇券”算是一种特权货币。有了它,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到华侨商店买外烟、名酒、真丝围巾和酒心巧克力了。

最关键的一点,用“外汇券”买东西再也不用凭粮油票、布票之类的票证了。此外,“外汇券”还是普通人换取外币的主要渠道。你要出国,国家批给你的外汇额度肯定是不够用的,所以常常需要从我们这里额外搞一点“外汇券”,再找人兑成外币后使用。

可以说,“外汇券”是整个80年代、黄牛圈子里毫无争议的“票证之王”。在当年的北京东路友谊商店、南京东路华侨商店和江宁路免税店,以及外宾经常路过的外滩、西藏路、金陵路、淮海路一带,到处都能看到收购“外汇券”的黄牛。

哪里有钱往哪里钻

进入90年代,“外汇券”就逐渐没落了。因为国家经济转暖,维系公众基本生活需要的商品供应也开始正常,票证限购的政策失去了意义。当人民币能买到的好东西越来越多,国库外汇日渐充盈,特权货币“外汇券”的价值也就不像最初那么凸显了。

1995年,“外汇券”正式退出流通。我感觉,1995年是个转折点,因为从此再也没有像“外汇券”那样,可以让自己一券吃到饱的票证生意了。

有的黄牛同行凭之前的积累,干起了倒卖外汇的行当,但我观望一阵后没敢碰。因为投入太多了,一半身家扔进去,都不见得能做多大。还有风险实在太大,除了公安部门的打击,南方专门从事跨境交易的人,也来涉足上海的地下外汇买卖。说实话,我们弄不过人家,圈子里还有人吃过假币的苦头,全副身家都打了水漂,还不敢报案。

失落的那些年,我们这些黄牛就像是打散工,哪里有赚钱的机会,就往哪里钻。

我记得,第一波家电潮普及的时候,报纸上经常有促销的广告,有的还会在《新民晚报》上印优惠券。我们就成天翻报纸,看到哪家店有热门家电的促销了,就一口气包掉报摊上的报纸,把优惠券都剪下来,趁早杀过去排队,用优惠价抢购。

开完发票也不急着提货,直接在店门口等。看店里的货卖完了,再找那些没买到便宜货的顾客,把自己抢到的货加价出手。这个时期,西藏路上的家电公司是我们最常去的据点。

再后来,听说好些国外影视剧开始以“内部观摩”、“特供片”的形式小规模放映,很多时髦的人爱看。我们就想尽办法找这些放映单位的人,从内部弄票子出来卖。

像星光电影院、美影厂、岳阳路小厅……这些都是放内部电影的地方。最好卖的,就是爱情片。只要你跟人家说,这片子是大人看的,带点“颜色”的,保准抢手!

“购物券”成最后一桶金

我的最后一桶金,是通过买卖“购物券”实现的。

90年代中后期,上海多家老字号商场先后推出了预付费形式发行的“购物券”或“提货券”,这其中又以联华、华联、一百这几家的券最为硬通。

一开始的券是单位买来,然后发给职工当福利的,量很少。但后来市面上的券突然多起来了,当时我们都看不懂,心想,哪里有那么多单位买那么多券的?

后来看了报纸,我们终于弄明白了,“购物券”之所以会井喷,实际上是它渐渐变味,已经变成了特殊的“理财”工具。对买方单位来说,批发价购入的“购物券”通常有折扣优惠,而且还能得到全额发票做账。而在商场这边来看,虽然在“购物券”批发环节稍有让利,但只要“购物券”能大量发行,就能一下子回收巨额资金。

而这些“购物券”,实际上兑付商品的速度是很慢的。在没有提货买卖之前,“购物券”里的钱等于是被商场无偿占用了,而且还远比向银行贷款付利息来得划算。

“购物券”盛行的另一个奥妙是,除了发放给职工用作福利外,这种不记名、又硬通、使用期还长的印刷品,还曾是公款送礼的最佳媒介。我当年常常在七重天、华联、永安这一带转,经常能从老客户手中不定期地收购到价值“五位数”的“购物券”。

时间一长你就看懂了,那些手里有上万元券的人,都是有些地位的。他们想买的早就有了,那么多的券根本用不完。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找我们这些黄牛卖掉换成现金。一般我们收进“购物券”是根据它的硬通程度、使用期限来议价的,平均九折是当时圈子里的公允价。

因为有“购物券”大客户的长期光顾,我那几年活得相当滋润。为了买进卖出方便,我后来干脆注册了家小公司,找人盯住几家大商场的“购物券”团体购买点,以比官方报价更低的折扣吸引买家。一进一出,5%-6%的毛利是铁保的。最后的两年,赚了有四五十万吧,比“外汇券”那时候都多!

2002年,我正式退出黄牛界。不是不想干,而是干不下去了,因为竞争太激烈,有时还很惨烈。传统站马路的揽客模式已经落伍了外汇黄金群,现在的黄牛需要懂网络,需要有地域性的垄断,还需要有能力对“反垄断”的同行进行驱逐……

所以像我们这样零零散散的本土老黄牛,完全不是越来越多、抱团作战的外来黄牛的对手。

我现在唯一后悔的是,当年经手过那么多的“外汇券”,怎么就没想到给自己留几套藏着呢!放到现在的话,品相好的一套就能卖七八千,这才叫马上有钱啊!